俗话说“十人九胃”,胃不舒服,胃酸,胃胀已经成了现代人的通病。但说起胃癌,很多人还是觉得离自己很远。其实,在我们身边或新闻中,因为不良生活习惯被胃病缠身的例子不在少数,严重的甚至会发展成胃癌。哪些人更容易被胃癌盯上?胃癌前期会有什么信号?
3类人是胃癌高发群体
1有肿瘤家族史的人
在两三代的亲属中,有得过消化系统肿瘤或者其他肿瘤,其得胃癌的几率就会更高。
应对方法是:比家族中患癌成员的最小年龄提前10年左右,做专业的肿瘤筛查,针对胃癌应做胃镜检查,每隔3年做一次,具体可根据医生建议。比如家族中患癌成员的最小年龄为55岁,那么在40岁时就应做第一次胃镜检查。
2长期吸烟、饮酒者
特别爱吃烫食、腌制和烧烤食物、高盐食物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这些习惯会对胃造成较严重的损伤,应及时调整。
3胃溃疡、慢性胃炎等胃病患者
患有这些疾病的人要积极治疗,防止疾病进展,医院复查。
胃癌的早期信号
1上腹部不适及饱胀
常有一种腹部烧灼、嘈杂及饱胀感,饭后尤其明显,并且随着病情发展,症状日益加重。这些症状要与消化不良和慢性胃炎相区别。消化不良常有饮食不慎,暴饮暴食的历史,而慢性胃炎往往有反复发作的病史。
2
食欲减退
早期胃癌往往是突然性地表现为食欲不振和厌油腻。这要与肝炎相区别。肝炎常有转氨酶升高以及发烧乏力、尿黄呈浓茶色、黄疸等全身症状。
3
恶心、嗳气、反酸及呕吐
胃癌病灶位于胃出口处的幽门部时,恶心最明显。若胃出口被完全堵塞,就会嗳出一种酸臭或蛋臭的气味,或出现呕吐,呕吐物多为宿食和胃液。
4
上腹部隐痛
早期胃癌的疼痛无定时,或表现为持续隐痛,而不像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那样有较明显的饭后痛或饭前痛的特点。若病人原来有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其疼痛的规律性可以突然改变,且原治疗溃疡病有效的药物突然变得无效或效果明显降低。
5
呕血及黑便
若癌肿仅破坏小血管,常表现为大便“潜血”,即大便外观虽正常,但化验可发现其中有血细胞。若早期就侵犯较大血管,则引起呕血,大便变黑或如柏油样。胃癌的潜血和黑便为持续性、顽固性,而胃、十二指肠溃疡引起的出血多表现为间歇性,并且经过及时治疗能使之停止。
6
急剧消瘦及严重贫血
因为癌症是一种消耗性疾病,而且胃癌可引起病人消化吸收不良和消化道出血,从而更加重了消瘦和贫血。
上述6种情况在一个病人身上不一定都有,也不一定同时存在,只要出现其中之一,都要认真对待,医院进行必要的检查。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感觉胃不舒服,宁可忍着熬着,也不愿意去做胃镜。绝大多数的回答是担心做胃镜太痛苦,医院,一颗小小的胶囊就可以让检查一步到“胃”!
▲
智能胶囊消化道内镜系统
胶囊内镜全称为“智能胶囊消化道内镜系统”,原理是受检者通过口服内置摄像与信号传输装置的智能胶囊,借助消化道蠕动使之在消化道内运动并拍摄图像,医生利用记录仪和专业电脑了解受检者的整个消化道情况,从而对病情做出诊断。
小小的胶囊内镜
医院内镜室一位医生介绍:在临床诊疗中,上消化道(胃、十二指肠)和大肠病变占到了消化道疾病的90%到95%,小肠病变占的比例很少,但小肠病变一旦出现又很难发现,容易遗漏。
胶囊内镜主要用于筛查小肠疾病,因为普通的肠镜和胃镜不能筛查小肠,而传统的小肠镜又因为存在穿孔风险和对病患痛苦大、承受力要求高等原因,开展存在诸多限制。
图像上显示出患者小肠内的病变部位
所以,如果有患者在排除胃、十二指肠和结肠、大肠的病变以后,还有不明原因的出血或是腹痛,这个时候就可以用胶囊内镜检查小肠,查找病灶。
胶囊内的摄像头每秒钟能够拍下3张照片,能够不间断工作12个小时,患者在服下胶囊内镜后的4到8小时内就能将其排出体外,这趟’旅程‘它就能拍下了十几万张的照片,捕捉患者消化道内的图像很到位,为医生诊断提供了精准的依据。有了它之后,小肠疾病的诊断率明显提高。
内镜室医生在电脑上查看患者通过胶囊内镜检查获得的小肠图
燕达消化内科胶囊内镜技术
从此免受检查痛苦不再“畏镜”
医院消化内科
医院消化内科目前拥有消化病房(病床38张)、门诊、内镜中心(10个内镜操作间及1个ERCP操作间)。主要从事消化系统各种疾病的诊治。消化内科及消化内镜中心配有国内外最先进的电子内镜诊疗系统,包括Olympus胃镜、肠镜、十二指肠镜、超声内镜、色素内镜、PillCamSB胶囊内镜、C13幽门螺杆菌呼气检测仪,射频消融仪,ERCP用数字胃肠机等。
消化医院国内知名的郝建宇教授作为学科建设顾问,医、教、研齐头并进,消化内科在胃肠道疾病及肝胆胰腺疾病诊断、治疗及内镜手术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娴熟的技术。
科室特色
上消化道疾病:食管炎,食管良恶性狭窄的扩张及支架治疗,食管癌的早期诊治;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及其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幽门梗阻等)的治疗;胃息肉及早期胃癌的内镜治疗(包括EMR及ESD)等。
下消化道疾病:下消化道出血,炎症性肠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及克罗恩病),结肠息肉的内镜下治疗,结肠肿瘤的支架治疗等。
肝胆胰腺疾病:脂肪肝,慢性肝炎,肝硬化及其并发症(腹水、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急慢性胰腺炎的内镜治疗,胆总管结石,胆管狭窄的诊治(包括ERCP,胆道刷检及支架置入术)。
咨询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