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肉瘤综述

骨肉瘤的介绍

骨肉瘤是一类具有异质性的恶性梭形细胞肿瘤,其特点是形成不成熟的骨样组织,或称类骨质(肿瘤性骨)。Mehlman和Cripe博士指出:“骨肉瘤是一种古老的病种,这种疾病目前仍然没有被完全了解。”

骨肉瘤,年发病率约为2~3/万,好发于青少年,大约75%的患者发病年龄在15~25岁,中位发病年龄为20岁,小于6岁或者大于60岁发病相对罕见?本病男性多于女性,比例约为1.4:1,这种差异在20岁前尤为明显。

什么原因导致了骨肉瘤呢?尽管目前在某些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大多数的骨肉瘤病例来说,其确切病因尚不知晓。已知的致瘤原因归为化学制剂、病毒,辐射和多因素等。应用Enneking等提出的分期系统,骨肉瘤的大多数患者处于IIB期,即是伴有周围软组织累及,但没有发现转移的高级别骨肉瘤。

骨肉瘤最常见的临床主诉是疼痛和发现可触及的包块,占初诊患者的1/3以上。在早期,如高度怀疑骨肉瘤,应进行仔细地临床体检及相应的影像学检查,以减少诊断上的延误及其伴发的风险。目前,还没发现骨肉瘤的特异性指标,一些实验室的检查也许能有帮助。血液沉降速率、C反应蛋白、碱性磷酸盐(ALP)和乳酸盐脱氢酶(LDH)的水平可能会升高。50%患者在治疗前ALP水平升高,这被认为与肿瘤复发率高有关(Bacci)。LDH升高时,提示预后差,表明其可能在生物学上是高侵袭性的肿瘤(Bacci,Meyers)。

骨扫描(核素显像)和FDG-PET是非常有用的辅助手段,相较而言,它们更适用于指导临床分期而不是评估原发病灶的情况。骨扫描在评估骨肉瘤方面,最有价值的是检测骨的转移病灶。

随着骨肉瘤的综合治疗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5年生存率可提高至50%~75%。但,仍然有30%~50%的患者最终会死亡。肺转移是常见的转移部位,因此,提高骨肉瘤生存率的关键是降低肺转移的发生?

骨肉瘤的治疗

过去三十年里,骨肉瘤的治疗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多模式综合治疗的重要性已得到了公认。

由于骨肉瘤被认为是一种系统性疾病。据估计大约有80%的患者在诊断时就存在微转移,其中只有10-20%可被影像学检测到(Ferguson)。

普通骨肉瘤患者的标准疗法是化疗和手术的联合治疗。在手术后(辅助化疗)还是手术前进行化疗的选择上还存在争议。后者被称为"新辅助"化疗。目前达到共识的是单独的手术治疗或化疗,对经典型的高级别骨肉瘤的治疗都是不足的。

Link等()发现在术后仅进行了观察的骨肉瘤患者中,两年无复发生存率为17%,而进行了化疗的患者的无复发生存率为66%。

一般来说,坏死90%被认为对化疗有较好的反应。目前还不清楚如果坏死是90%该如何处理,因为对化疗不敏感的患者,即使改变化疗药物,结果也不理想(Ferguson)。

骨肉瘤常用的化疗药物有多柔比星(Doxorubicin)、大剂量的甲氨蝶呤(MTX)、顺铂(Cisplatin)和异环磷酰胺(Isophosphamide)。

骨肉瘤的预后

在当前治疗条件下,没有转移的骨肉瘤患者的生存率可达到70%。伴有可切除的肺转移灶的患者生存率为30-50%(Bacci)。

一般在手术后,要立即并经常性地进行相关的评测,随着患者无病期的延长,检查频率可逐步减小。如果查出肿瘤有复发,可能需要进行再次的手术和化疗。治疗原则与原发病相同,但复发患者的长期生存率比较低(Ferguson,Link)。有些数据显示复发期早的患者(治疗后1年)较复发期晚的患者预后差(Ferrari)。

近年来抗血管生成“恩度”也应用于一线骨肉瘤治疗中。恩度抗血管生成治疗患者的5年整体生存率提高了11%(86%V75%,P=0.),将骨肉瘤患者5年生存率提高至85%以上。

当前,综合治疗(手术、化疗、放疗、免疫治疗等)已使骨肉瘤患者获得了更好的治疗效果。未来,随着对骨肉瘤的病因学和发病机制的进一步了解,可能会出现新的、具有创新性的治疗手段,继续推进临床和实验室的合作,这些先进的科技创新必将会实现。也期待其可以为骨肉瘤的诊治写下新的篇章。

莲见疫苗HITV疗法?中国咨询服务中心

官方网址:







































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医院疗效最好
北京看白癜风好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ntimexchemical.com/yczz/4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