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病的认识误区

10个人当中5个人有慢性胃病,慢性胃病可以说在身边是非常普遍的存在。临床上慢性胃病的种类主要有:慢性浅表性胃炎、胃溃疡、萎缩性胃炎、卓艾氏综合征等。人体有两个器官的工作环境最恶劣,一个是肺,另一个就是胃。这两个器官是人体和外界沟通最密切的,肺平均每分钟要和外界物质交换20次,过去空气污染不严重的时候,肺的工作环境还算不错,现在已经不行了。胃每天至少要和外界物质交换3次,但是交换物质的量比肺要大的多,而且交换的物质五花八门。在日常生活中呼吸道疾病和消化道疾病是最常见的,吃药也特别的随意。但是,对胃病的自我诊疗存在很多误区:一、归责于胃酸过去很多人认为“无酸无胃病”,认为所有的胃病是因为胃酸腐蚀胃黏膜所导致的。虽然,现在专业的人已经普遍认为胃酸不是导致胃病的原因,但是很多老百姓仍然认识不足。抑制胃酸的药物滥用很严重。胃酸是消化蛋白质食物的必要物质,长期食用胃酸抑制药物,会导致胃酸分泌紊乱、蛋白质摄入不足、胃萎缩等严重后果。二、归责于细菌和以前认为“无酸无胃病”的人一样,现在很多人认为“无菌无胃病”。好像,一定要为胃病找一个背锅侠,幽门螺杆菌表示这个锅他不背。幽门螺杆菌不能仅仅看成是一个有害菌,早在人类类人猿时期,幽门螺杆菌就已经和人类共存。在年,自然杂志上发表一篇《停止杀死有益菌》的文章:缺乏幽门螺杆菌的人群更容易患上食道反流症、食道癌、哮喘、枯草热以及皮肤过敏。所以,打算用“三联”或“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人,要好好考虑收益和损失的关系。三、滥用奥美拉唑奥美拉唑是抑制胃酸分泌的药,胃酸过低本身对消化功能不利,再说奥美拉唑本身的不良反应不可忽视:1、首先奥美拉唑会导致肠胃功能调节激素——胃泌素的分泌紊乱,轻则导致胃黏膜增生,重则导致胃泌素瘤、胃基底息肉;2、长期服用奥美拉唑出现肝衰竭,奥美拉唑适合短期、低剂量服用,因为这个药价格便宜而且非常容易买到,动不动就吃,是有很大问题的;3、奥美拉唑引起神经功能紊乱,表现为失眠、焦虑、抑郁等,国内报道的神经功能紊乱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国外报道为5%[1];4、服用奥美拉唑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主要是表现为乳房肿大和阳痿。俗话说,胃病是“三分治七分养”,胃病最主要原因是胃黏膜的自我保护平衡机制被打破,胃黏膜由一套以胃泌素——胃酸平衡为主的受激素、神经调控的机制所保护,只当保护机制被破坏或者外界影响因素超过保护机制的能力时才会引发胃病,而慢性胃病更是胃保护机制功能下降或者散失引起的。所以胃病治疗的核心是尽快帮助恢复胃黏膜的保护机制,而不是用药物去干扰人体的平衡机制,年轻的胃病患者更应该如此对待。

往期文章

1、是谁让治病的药不赚钱,赚钱的药不治病

2、真的是现代人的身体素质差吗?

3、有多少慢病是吃药吃出来的?

4、人体不是生产线上的产品

5、慢性病不要急着吃药

6、痛风的认识误区

信息来源文献

[1]杨明华,尤金山.引为鉴戒的奥美拉唑不良反应[C]//度全国药物流行病学专家研讨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ntimexchemical.com/yczz/5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