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早癌的医院消化科主要的工作重点之一,为发现更多早癌、治愈更多早癌,我科从年底成立“早癌工作小组”,以“发现一个早癌,拯救一个家庭”为目标,开展早癌防治工作:
年,我科胃肠镜检查发现早癌近三百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治疗,并且在密切随访中。
呢么我们是怎么发现这么多早癌的呢?
首先要与患者沟通,加强科普
先进的设备是必须要有的
高水平的操作医师
但是光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中华医学会指出,发现胃肠道早癌首先要求内镜医师要有发现早癌的医师,在内镜检查中保证内镜摄片的数量和质量,发现病变需要具体记录病变的形态、颜色、部位等。但是很多早癌就非常会隐藏自己,肉眼下很难分辨。
例如,下图这张摄片中,我指出的病变,在普通白光内镜下,表现为粘膜稍有粗糙,很容易漏掉。这时候我们就需要一些帮助我们看的更清楚的内镜检查技术。
男性,57岁,间断烧心伴上腹痛半年,胃镜检查。
我来介绍一下这些厉害的技术是怎么帮助消化科医师找到早癌的。
化学染色内镜:
化学染色内镜是在常规内镜的基础上,将色素染料喷洒至所要观察的粘膜表面,使病变与正常粘膜对比更加明显,有助于帮助内镜医师辨认病变,并提高活组织检查的阳性率。常用在食道病变的有卢戈氏碘液;用在胃肠道粘膜上的有靛胭脂、美蓝等。
上面的病例,经过靛胭脂染色后病变范围更加清晰,病变中心可看见淡染区,我们的内镜医师就可以跟容易的判断在哪里取病理可以帮助明确诊断。
染色后可以看到不规则淡染区
当内镜下见到可疑病变时,经过染色,确定病变范围后精准活检,帮助病理诊断更加明确。该患者病理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腺体重度异性增生(早癌)。
患者要注意的是,如果在你的内镜检查中使用染色技术,内镜医师会在报告上注明“染色术”,看见这样的诊断也不必惊慌,因为病理诊断才是诊断金标准。
靛胭脂染色后,大便可能会变成蓝色或黑色,几日后就会恢复正常,患者也不必害怕;另如果你有碘过敏,一定要提前告知内镜操作医师。
电子染色内镜,窄带成像技术(NBI)
电子染色内镜就是在内镜下不喷洒色素就可以显示粘膜血管的形态,窄带成像技术就是常用的电子染色技术之一,NBI的原理就是用滤光器滤掉宽带光谱,只留下窄带光谱用于观察病变,与常规内镜相比,NBI内镜能将消化道的细微病变更清晰地展示在医生眼前,更易于发现早期病变的部位和性质,让早癌“无处藏身”。
下图摄片是胃角的病变,在普通白光内镜下,可以看见部分粘膜苍白,切换NBI后,可以看见胃粘膜结构改变,杂乱无章,并可见明显病变范围。
女性,38岁,体检来我院行胃镜检查。
放大内镜
放大内镜可以将病变放大几十甚至上百倍,可以观察粘膜腺体及微血管结构形态特征的细微变化,尤其是与电子染色内镜相结合,会更加清晰,有很高的诊断价值,放大内镜与NBI结合甚至可以鉴别病变良恶性,根据粘膜改变及微细结构的变化确定恶性病变的范围。
上面的患者,经过放大内镜和NBI内镜结合后可以观察到明显的微血管结构杂乱无章。
该处取病理,确诊为印戒细胞癌,因为该患者病变为高度恶性,给予外科手术治疗。
有了上述先进的内镜诊断技术,早癌自然很难逃出我们消化科医师的眼睛。
消化道癌可防可治,关键在于早发现!若您年龄>40岁或您是高危人群建医院消化科的早癌门诊专家联系,讨论风险因素和筛查建议。
文吉娜
图片提供及整理艾合买江张子旭冯燕
编辑吉娜
若您觉得本文不错,请点赞。
若本文对您有帮助,请转给周边的人,转发轻触右上角“···”即可。
长按字母可复制,谢谢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