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润色学术报告太枯燥11个实用小技巧,

一场优秀的学术报告,不仅可以通过交流激发出新灵感,还可能打开合作之门,为科研人员带来新机遇。

但现实是,学术报告常常让人感到无聊、困惑以及冗长。前不久,Nature职业专栏发表了一篇文章,教科学家怎么在科学会议作报告,读过之后,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

图片来源:Nature职业专栏

文章作者表示,在科学讲座中,一些适度的调整可以帮助科学家更有效地与同行分享想法。

根据他们作为报告人、听者和培训者的经验,提出了一些建议,这些建议可以使科研人员下一次的学术演讲变得更加愉快,有趣和有效。

图片来源:Nature职业专栏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下这些实用的小技巧吧!

一、了解你的听众

演讲之前,对你的听众做一个简短的评估。了解他们的知识水平,对你报告内容的了解程度及以前是否听过你的报告。

二、清楚自己报告的核心信息

在报告之前要想好报告的中心思想,把要传达的核心思想用一两句话写出来,与中心思想无关的幻灯片全部删掉。

三、抓住演讲的“黄金时间”

演讲刚开始时,听众的注意力是最集中的。因此,在最开始时,要把报告的中心思想传达给听众,并避免使用过多的专业术语,讲些复杂的理论、技术。

四、精简条理地组织PPT,以讲故事的方式展开

就像拍电影或画漫画时,要依照情节顺序画一些草图,由此可以选定角色、布置场景和效果。你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在笔记本上勾划草图来计划ppt的主线和内容。

五、换位思考

要考虑听众的感受和疲劳耐受力,尤其是在长达一周的大型会议期间,尽量将幻灯片做得易于消化。

六、让听众“听”,而不是“读”

不要有过多文字,避免让观众阅读。过多文字会让听众不得不选择是听还是读。最好的方法是放置几个关键词并通过演讲扩大关键词内容,然后把报告内容娓娓道来。

七、一图抵千文

图片和影像比演讲更具有感官性,更容易让人留下深刻印象。试图人性化地将科研内容和听众个人感受连接起来,比如展示实验室现场照片,或展示一个复杂实验技术的操作小视频及动画等。

八、字体大、内容简

不要让幻灯片内容密集,排版时注意听众感受。过度密集或过小的图片、表格和文字非常不利于信息交流,还会加速听众的疲劳和麻木。幻灯片制作切忌将一个发表文章的组图全部放在一张幻灯片上,尽量使每一张幻灯片仅呈现一两个图片元素。

九、认真解释你的数据

如果向非专业领域听众介绍,要解释术语和每个坐标轴、曲线的意义;反之,如果向本领域专家介绍,则可以跳过术语、坐标轴和不同参数的意义。但无论如何,必须解释图形表达的意义。

十、用句子做标题,而非词语、短语

每张幻灯片标题使用一个完整的表示结论的下定义句子,给出清晰的结果。比如:“厄尔尼诺现象使冬天地表风力减弱20%”,而非“厄尔尼诺现象和地表风力”这样的词组堆砌。

十一、不必固守“一分钟一张ppt”法则

如果需要,可以使用很多幻灯片,但只有在大多数幻灯片的信息量较低时才能打破这个经验法则。可以把你的演讲想象成一顿有固定卡路里限制的食物:听众可以消化的食物总量是有限的,你可以选择上几道丰盛的硬菜或20道小菜。但是,如果来十几个披萨,他们是吃不消的。因为听众在一定时间内摄取信息的能力是恒定的,所以尽管增加了幻灯片、但不要增加内容量。

总之,期刊论文是详细描述方法、分析过程、结论等细节的最佳方式,但演讲不是,ppt能简洁清晰地传递你做的研究及其重要性就够了。

坚持看到最后的小伙伴,相信都已经学会这些技巧了,如果觉得有用,记得点赞、收藏、转发给更多的小伙伴呦。

本文来源:“无忧润色”


转载请注明:http://www.antimexchemical.com/yczz/9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