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老胃病怎么选中成药常见的胃痛如何选药

那家医院制白癜风好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50423/4613581.html

人吃五谷杂粮,胃肠功劳最大,担子也最重。随着年龄增长,很多人不经意间已经被“老胃病”盯上了。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主任委员张声生教授向《生命时报》记者介绍,以慢性萎缩性胃炎为例,20岁—50岁的人患病率约为10%,51岁—65岁则高达50%。要想和老胃病“相安无事”,对症下药是必要的前提。

胃病通常泛指现代医学的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疣状胃炎,萎缩性胃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等疾病。中医以胃痛、吐酸、呕吐等病名概括。临床以胃脘胀满、疼痛、嗳气倒饱、嘈杂纳少、烧心、反酸、大便或干或稀等为主要表现。虽然人们认为中药无副作用或副作用很少,但如果服药不对症,不但不能使病情得以缓解,反而能使病情日益加重。

  市场上用于治疗胃病的中成药杂而多,若不能按照中医辨症施治的原则,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因此有必要对此类常用的中成药多多了解,以便能合理运用中成药治疗胃病,提高疗效。

  吃完饭胃会胀——香砂六君丸。老觉得肚子有点胀,或者经常隐隐作痛;吃完饭症状加重,总是没胃口,打不起精神;舌头边缘有齿痕。这种老胃病属于脾胃气虚型,可选择香砂六君丸或补中益气丸。

  一受凉就胃痛——香砂养胃丸。很多脾胃气虚型老胃病会“毛病越来越多”,劳累或受凉后也会胃胀胃痛,还经常吐酸水。喝热水或捂着肚子会觉得舒服些,这说明已经发展成了脾胃虚寒型老胃病。常用中成药,如香砂养胃丸、温胃舒胶囊等都具有温中和胃的功效。

  总饿却不想吃——养胃舒胶囊。胃里觉得烧,饿得比别人快,吃得却不多,口干舌红,大便干燥。这些症状说明胃里有虚火,属于胃阴不足型,可选择养胃舒胶囊。

  有口臭常恶心——胃热清胶囊。老胃病除了上面三种虚证,还会有实证。如果总觉得肚子胀,舌苔黄而厚腻,口苦口臭,还时常恶心想吐,这都是湿热在“作祟”,属于脾胃湿热型,可选择胃热清胶囊。

  生气时症状重——胃苏颗粒。中医认为,肝的功能不顺畅会影响脾胃,导致肝胃气滞。如果老胃病经常在生气、烦躁、郁闷等情绪变化时发作,多属于这种类型。可服用胃苏颗粒、元胡止痛片等具有疏肝和胃、理气止痛作用的中成药。

香砂养胃丸的主要成分是木香、砂仁、白术、陈皮、茯苓、半夏(制)、香附(醋制)、枳实(炒)、豆蔻(去壳)、厚朴(姜制)、广藿香、甘草。辅料为饴糖。香砂养胃丸是一种亮黑色的浓缩丸,气微,味辛且味微苦,是胃痛类的非处方药药品,用于不思饮食和胃脘满闷或泛吐酸水。

香砂养胃丸的作用和功效

温中和胃,用于胃阳不足和温阻气滞所致的胃痛痞满等,症见胃痛隐隐、脘闷不舒、呕吐酸水、嘈杂不适、不思饮食以及四肢倦怠。

其中砂仁、豆蔻和藿香化湿行气和中止呕;陈皮厚朴行气和中且燥湿除积;木香香附理气解郁、可以和胃止痛,共为臣药。而茯苓健脾利湿;枳实破气消积和散结除痞;半夏降逆止呕且能消痞散结,共为佐药。最后甘草调和药性,为使药。全方配伍共奏健脾祛湿,行气和中之功。

香砂养胃丸怎么吃最正确?

香砂养胃丸属于中成药,香砂养胃丸具体的用法用量是口服,一次为9g,一日两次。但是大家服用香砂养胃丸的时候一定要严格按照说明书内容去服用,只有按照医嘱服用效果才是最好,用法用量也是准确的,因为任何一种药物的用法用量都是经过无数次的临床试验数据所得的,大家尽管可以放心。

服用香砂养胃丸的注意事项

1、忌食生冷油腻和不易消化的食物。

2、不适用于脾胃阴虚,主要表现为口干、舌红少津或大便干等。

3、哺乳期妇女慎用。

4、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小儿和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对香砂养胃丸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一定得慎用。

胃痛,很多人都经历过,有的是一时病起,有的是日久缠身,不少人都曾去药店自购中成药来治疗胃痛,有时能缓解,有时却不见效。其实,中医对胃痛有寒热虚实之分,故治疗用药也有温清消补之别,即寒症应用温药,热症应用凉药,实证须用攻法,虚证须用补法。故在去药店买药时,每个人都应根据自己的病情与症状特点,选择适宜的中成药。

胃痛案例举析

胃痛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中医学上称之为“胃脘痛”,胃脘的部位是指上腹部,一般俗称为心窝部,胃脘痛即指以胃脘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症的疾病,现代医学所诊断的急、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胃神经官能症,胃下垂等出现类似症状者,都在此范畴,因胃脘痛的病因及症状各有不同,故治疗用药也有所区别。

疏肝理气 和胃止痛

典型病例:何女士,37岁,公司职员,平素性格内向,爱生闷气,近一个月来反复出现胃胀、胃痛,痛处不固定,食欲减退,频频嗳气或打嗝,有时恶心想吐,易发烦躁,月经不调,乳房胀痛。

辨证选药:按照中医辨证,何女士所患之症为肝郁气滞之胃脘痛,治疗应采用疏肝理气、和胃止痛之法,可选用气滞胃痛冲剂、疏肝止痛丸、疏肝和胃丸、沉香疏气丸等中成药。

应用指征:脘腹胁胀满疼痛,恼怒时胃胀、胃痛加重,嗳气呃逆,饮食无味,妇女兼有月经不调,乳房胀痛。

注意事项:服药期间应保持心情舒畅,忌生气恼怒。

清肝泄热 和胃止痛

典型病例:梁先生,30岁,经理,性情急躁易怒,近来工作不顺心,饮酒后出现胃脘部烧灼样疼痛,心口嘈杂,口泛酸水,进食后烧心感觉更加明显,口干口苦,喜欢吃凉的食物,喝冷饮。

辨证选药:梁先生所患之症为肝胃郁热型胃脘痛,治疗应采用清肝泄热,和胃止痛法,可选用左金丸或加味左金丸。

应用指征:胃脘胀满灼痛、嘈杂吐酸、心烦易怒、口干口苦、舌质红等。

注意事项:服药期间忌恼怒生气,禁食辛辣刺激性食品,戒烟酒。

鉴别说明:本例与前一例胃痛发病均与情绪有关,但前者以气滞为主,治疗以疏肝理气为主。本例则以肝火胃热为主,故治疗以泄热和胃为主。

温中散寒 理气止痛

典型病例:李先生,公司职员。和朋友一起吃饭,喝了几大杯冰镇啤酒,又吃了一大碗凉面后,突然感觉上腹部剧烈疼痛,但不吐也不泻,喝热水之后胃痛稍稍缓解。

辨证选药:按中医辨证,李先生是因为过多进食生冷食物和饮料,使得寒邪犯胃导致的胃脘痛,治疗宜采用温中散寒,理气止痛法,可选用胃气止痛丸、附子理中丸等中成药。

应用指征:胃脘冷痛,泛吐清水,喜温喜按,四肢欠温,舌苔白。西医诊断为急性胃炎,中医属寒邪直中者,可选用。

注意事项:应避免受凉,冬季应注意保暖,饮食应以温热为宜,忌生冷。肝胃郁火或出血者不宜服用本组方药,孕妇慎用。

消食导滞 行气和中

典型病例:杨某,男,高中学生,与同学一起吃自助餐后,突然感到恶心不适,随即呕吐。胃胀满疼痛,打饱嗝有酸臭味,进食则疼痛加重,吐后痛减。

辨证选药:该患者所患之症为饮食停滞之胃脘痛,治疗宜用消食导滞,调气和中之法,可选用加味保和丸、沉香化滞丸、健胃消食片、大山楂丸等中成药。

应用指征:脘腹胀痛拒按,嗳腐酸臭,厌食呕恶,饮食不消,腹痛作泻,粪便臭如败卵。

注意事项:忌食油腻腥冷之品,孕妇慎用。

养阴益胃 缓急止痛

典型病例:俞先生,48岁,嗜好烟酒,胃脘疼痛反复发作4年余,经常隐隐作痛,咽干喜饮,大便干燥,形体消瘦,医院做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

辨证选药:按中医辨证,俞先生所患之症属阴虚胃痛,治疗宜采用养阴益胃,缓急止痛法,可选用养胃舒胶囊(冲剂)。本组中成药具有扶正固本,滋阴养胃,调理中焦(脾胃),行气消导的作用。

应用指征:胃痛隐隐,咽干口渴,大便干燥,舌红少津。西医诊断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有上述症状者可选用。

注意事项:忌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酒。

活血化瘀 理气止痛

典型病例:张伯,65岁,患有胃病20余年,胃脘部疼痛,痛处固定且拒按,疼痛发作时有针刺性感觉,曾做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辨证选药:按中医辨证,老张所患之症为瘀血停滞之胃脘痛,故治疗应采用活血化瘀、理气止痛法,可选用元胡止痛片(颗粒)、胃安颗粒、失笑散等。

应用指征:胃脘刺痛或痛如刀割、疼痛拒按、痛处固定、呃逆吐酸、大便色黑、舌质紫暗。西医诊断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有上述症状者可选用。

注意事项:胃脘痛属脾胃虚寒,而无上述气滞血辨瘀症状者忌服。孕妇慎用。

益气健脾 温中止痛

典型病例:赵先生,男,52岁,得胃病十余年,时发时止。每遇寒冷或饮食失调则发作,用热水袋熨之则舒,平素喜欢吃热的食物,喝热饮。

辨证选药:按中医辨证,赵工程师所患之症属于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治疗宜采用益气健脾、温中止痛法,可选用温胃舒胶囊(冲剂)、温中健脾丸等中成药。

应用指征:胃脘部冷痛,喜温喜按,食欲不振,腹胀、泛吐清水、神疲乏力,甚者手足不温,大便稀溏等,西药诊断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有上述症状者可选用。

注意事项:服用本组药物疼痛缓解后,可用香砂六君子丸或香砂养胃冲剂调理。忌生冷油腻食物,忌生气恼怒。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ntimexchemical.com/yfcs/85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