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受凉饮食不当胃病复发,健康养胃做好

除年龄、体质外,季节也是影响疾病的重要因素,秋季是胃病多发的季节,到了秋季,人们的养生重点不能只放在防秋燥上,秋季养胃也是关键。

受访专家:

医院消化科主任中医师徐艺

秋季来临,许多人都知道要防燥、润肺,殊不知秋天正处于“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加上昼热夜凉、气候寒热多变,容易致使胃病患者疾病复发。

1原因一:天气

由于季节因素,胃病在秋冬季会更多发一些。

一方面是天气转凉,大家胃口大开,一下子猛增的食量会使胃部不适应,产生消化不良、腹泻、腹胀等不适,严重的还会加剧胰腺、肝脏等分泌胰液和胆汁,产生急性胰腺炎、胆囊穿孔和肝脏负担加重的后果。

另一方面秋季是寒暑交替时节,天地阳气渐收、阴寒渐长、气温冷暖多变,人体之气血也随之内收,加之防寒保暖失当,很容易导致新病徒生或旧病复发,尤以慢性胃炎、食管炎、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功能性胃肠病等疾病最为常见。

2原因二:饮食

俗话说:十人有九胃,即指胃病很常见。这其中有的人或五味偏嗜、或暴饮暴食、或嗜酒无度、或服用中西药物不当,导致胃气损伤。再加之天气逐渐转凉后,人们的食欲增加,肠胃负担加重自然很容易诱发胃病,一味的追求润养,而不结合体质也是极大的养生误区。

秋季如何养胃最宜人

01饮食规律,纠正不良习惯

饮食要有规律,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一日三餐,食之有时,脾胃适应了这种进食规律,用餐时便会为消化食物做好准备。这样才可以保证消化、吸收正常地进行。

02吃“果”不吃“瓜”

民间有句俗语叫“秋瓜坏肚”,一些美味的瓜类多属阴寒性质,吃多了会损伤脾胃,因此要适可而止。但一些“果类”却可以多吃:梨可润肺,能够消痰止咳;苹果富含多种维生素和钾,不但对心血管疾病患者有益,还可止泻;龙眼有滋补、强壮、安神、补血等作用,对夜间失眠的老人尤为适宜。另外,重要的一点是,必须根据体质调整饮食结构,如素体阳虚患者,则不宜多食寒凉性质的蔬果,四时皆应温阳脾胃,“辨证论养”是关键。

03饮食方式要温和

宜软、温、暖、素、鲜,谨防食物过酸、过甜、过咸、过苦、过辛,不可使五味有所偏嗜。烹调宜用蒸、煮、熬、烩,少吃坚硬、粗糙的食物。进食时不急不躁,使食物在口腔中充分咀嚼,与唾液充分混合后慢慢咽下,这样有利于消化和病后的修复。

04做好保暖措施

胃喜暖怕冷,喜润恶燥,秋季天气渐凉,胃部受凉后会使其功能受损,故要注意胃部保暖。秋季昼夜温差大,胃部不适者可用热水袋或温热贴敷贴脐部,具有温阳散寒作用。夜晚睡觉盖好被褥,以防腹部着凉而引发胃痛。

05注意作息调整

秋季人体阳气开始潜藏,应由夏季晚睡早起逐步过渡到早睡晚起的节奏,保证良好的睡眠,对消化系统功能正常功能维护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功能性胃肠疾患的患者,注意休息及情绪放松可有效预防疾病复发。

徐艺提醒

胃若有不适,要及早处理。“冰冻三尺,非一日寒”,胃病是日积月累的结果,注意保健、及早就医才是打好“保胃战”的关键。

通讯员颜英杰爱南京·南京晨报记者钱鸣

所有图片均来自于网络

编辑:孙苏静

版权说明: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涉及权益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将尽快处理。









































中科白癜风医院微博
北京哪家看白癜风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ntimexchemical.com/zzbx/1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