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不舒服送您一份ldquo保胃rd

中国肠胃病患者约有1.2亿人,胃病新发病例已经接近全世界胃病人数的一半。研究已经证实,常见的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都与高压的生活状态和不良的饮食习惯有密切关系。更让人担忧的是,胃病已经呈现年轻化趋势,我国19岁~35岁年轻人胃癌的发病率,比30年前翻了一番。

人的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营养物质,都要靠肠胃吸收。肠胃不好,百病丛生。如果你时常感到饱胀、胃痛、嗳气、恶心,那么你的胃可能正在亮红灯。请停下脚步,耐心接收这个信号,快快打响健康“保胃战”吧!

胃疼未必是胃病

经常会有患者捂着肚子说自己胃疼,要求医生开胃药,最后却被诊断出其他问题。一般来说,凡是上腹痛,患者都会称胃疼,但实际上,上腹痛可不一定是胃疼。

大部分人的胃位于上腹部,胃前壁右侧邻接肝脏,左侧紧邻膈,下部接触腹前壁,后壁则与胰腺、左侧肾上腺、左侧肾脏、脾脏、横结肠等器官毗邻。

胃病是上腹痛的常见原因,比如胃炎、胃溃疡、胃痉挛等,但上腹痛可不一定就是胃疼,还有其他疾病同样可以引起该区域的疼痛,比如肝胆疾病、胰腺疾病、肾脏疾病、腹膜疾病。

胃健康要避误区

误区一:胃病很常见,得了胃病只要吃药就行

其实许多胃病,特别是胃癌,早期阶段大部分患者都是没有症状的,并且许多胃病的症状都是相似的,表现为腹痛、饱胀、打嗝、早饱、恶心等,因此千万不要自以为只是消化不良而自行用药治疗,这极有可能耽误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

误区二:胃会被越撑越大,越饿越小

胃的形态因其中含有的食物的量不同,且具有非常好的伸缩能力。当我们进食时,胃会出现容受性舒张,即胃的容积变大而容纳食物;当食物排空后,胃又恢复了原来的形态,胃壁内的肌间神经丛会不断发放电冲动,维持胃处于一个轻微收缩的状态。因此无论是饥饿还是吃撑的状态,都不存在将胃撑大或缩小的问题。

误区三:吃饭时不能喝水,这样容易不消化

许多人认为吃饭时喝水会冲淡胃液。实际上,我们每天都会不知不觉地摄入大量水分,喝水对胃液的浓度或成分不会有显著影响,也不会影响消化功能。吃饭时适量饮水还可以将食物软化水解,为其他食物提供消化空间。至于饭前喝还是饭后喝,也没有差别。不过,若在饭前喝水或汤,可能会增加我们的饱腹感,有助于控制饭量。

误区四:喝粥真的养胃

粥属于半流质食物,对于胃动力不足、胃溃疡、刚做完内镜下手术、刚开放饮食的患者,喝粥可以适当减轻胃的负担,但并无明确的养胃功效。相反,由于煮粥所需的时间较长,如果长期喝粥的话,容易流失许多营养物质。真正养胃需要从饮食、作息、运动、情绪等方面进行综合调理。

中医对症治疗“老胃病”

随着年龄增长,很多人不经意间已经被“老胃病”盯上了。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主任委员张声生表示,要想和老胃病“相安无事”,对症下药是必要的前提。

吃完饭胃会胀——香砂六君丸。老觉得肚子有点胀,或者经常隐隐作痛;吃完饭症状加重,总是没胃口,打不起精神;舌头边缘有齿痕……这种老胃病属于脾胃气虚型,可选择香砂六君丸或补中益气丸。

一受凉就胃痛——香砂养胃丸。很多脾胃气虚型老胃病会“毛病越来越多”,劳累或受凉后也会胃胀胃痛,还经常吐酸水,喝热水或捂着肚子会觉得舒服些,这说明已经发展成了脾胃虚寒型老胃病。常用中成药如香砂养胃丸、温胃舒胶囊等都具有温中和胃的功效。

总饿却不想吃——养胃舒胶囊。胃里觉得烧,饿得比别人快,吃得却不多,口干舌红,大便干燥。这些症状说明胃里有虚火,属于胃阴不足型,可选择养胃舒胶囊。

有口臭常恶心——胃热清胶囊。老胃病除了上面三种虚证,还会有实证。如果总觉得肚子胀,舌苔黄而厚腻,口苦口臭,还时常恶心想吐,这都是湿热在“作祟”,属于脾胃湿热型,可选择胃热清胶囊。

生气时症状重——胃苏颗粒。中医认为,肝的功能不顺畅会影响脾胃,导致肝胃气滞。如果老胃病经常在生气、烦躁、郁闷等情绪变化时发作,多属于这种类型。可服用胃苏颗粒、元胡止痛片等具有疏肝和胃、理气止痛作用的中成药。

护胃要绕开这些饮食禁忌

禁忌一:大吃大喝

大吃大喝是一种严重危害健康的行为,是引起胃肠道和其他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合理饮食应该一日三餐、定时定量,平时也许我们基本能做到,但节假日期间,大家几乎都做不到作息规律。很多人可能会因为突然改变自己的饮食行为,短时间内吃太多食物、喝大量饮料,超出了身体对食物的消化能力,从而引发一系列疾病。

禁忌二:煎炸油腻

俗话说得对,“好吃的东西往往都是无益的”。煎炸等重口味食物无疑让人想大快朵颐,嘴上是爽了一把,但身体却受了伤。吃下大量油腻食物,有可能引发急性胃肠炎,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禁忌三:饮酒

中国人讲究“无酒不成席”,亲朋好友聚会,适量喝点酒,可以活跃气氛,但饮酒危害之大,可不能小看!

胃肠道是人体的第一道屏障,因此外界的刺激,首先损害的也是胃肠道。饮酒引起其他器官的损害就不再强调了,所谓“酒肉穿肠过”,无论你喝多少,一滴也好,一壶也罢,都会造成胃肠道急性的黏膜损伤,严重的甚至导致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引起消化道大出血。另外,大量饮酒可能会导致急慢性酒精中毒,引起胰腺炎、肝炎肝衰竭、胆囊炎等。

链接:胃镜是胃病最有效的检查手段

我们的胃就像大海,每天要接纳各种各样的食物、药物,当然,也会被灌进各种各样的液体,比如水、茶、酒、饮料等。几乎每个人都能说出来几个自己“患胃病”的小故事。

试想,我们吃喝下去的食物、药物和液体,也许会因为太热或太凉损伤我们的胃,也可能是细菌或病毒伴随食物进来而损伤我们的胃。很多药物,比如很多人经常吃的阿司匹林,还会直接损伤胃黏膜,导致糜烂和溃疡。由于自身基因遗传的易感因素,幽门螺杆菌感染、烟酒的不良嗜好、长期食用腌制食品或污染了霉菌毒素的食品,还可能促进胃癌的发生。

一旦得了这些胃病,该用什么方法来检查呢?

在所有的有关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疾病的检查手段中,胃镜检查是当之无愧的第一手段。

胃镜包括一根管子,它的前端带有电子图像感应装置,负责收集胃食管黏膜的图像,还有一个操作手柄,医生可以调整镜子前端的方向,给胃充气、用水冲洗。还可以通过活检孔取组织做病理检查,甚至可以做微创手术,切掉早期胃癌,挖出间质瘤,以及通过胃镜切除胆囊。如果不小心吞进异物,可以通过细管道伸进去抓钳或网兜,把异物抓出来。胃镜的另一端,通过导光部分连接到胃镜主机,给胃镜提供光源,提供送气,并且提供电子染色等图像处理,帮助判断有没有早癌。

当然,这一切的操作,医生护士都可以在监视器屏幕上看得清清楚楚。胃镜有多清楚?清楚得就像我们医生“钻”进了患者的胃内,就像脸对脸看对方脸上有多少汗毛,是不是双眼皮,有没有黑痣。

来源

《大众健康》周澄蓓房静远谢珊蒋绚梁宝松陈广成/文、《养生保健指南》郑丹/文

1

END

1

订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ntimexchemical.com/zzbx/81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