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考博圈
编辑
学术君
无论在哪个年代,哪个领域
为了利益,总有人“造假”
如同运动员为了名次服用兴奋剂
严谨伟大的学术界
也摆脱不了造假这颗毒瘤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
学术界的打假,似乎比体育界还困难许多
因为学术的专业程度太高了
不具备一定专业素养的专业学者
是无法分辨造假与否的
再如果造假者的江湖地位很高
那更是难上加难
在“和为贵”的传统文化加持下
最后往往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因此,国内的学术打假人
往往都伴随着异常艰难的处境
有些甚至有冒着人生安全的风险在打假
自己却没有得到任何的好处
另外,那些被曝出学术造假的学者们
除了新闻上报道一番
负面消息轰动一时,引起热议外
他们后来的人生会怎样?
是陷入非常艰难的处境?
是黯然退出学术圈?
甚至是自杀谢罪?
还是在原来的岗位
还是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为此
我们整理了那些当年轰动一时的学术造假事件
其举报人异常艰辛的举报历程
以及当事人后续的动态和发展状况
以下,enjoy
年西安交大六君子事件
举报人:西安交大六位老教授
被举报人:李连生
曝光前:西安交通大学教授
曝光后:青岛科技大学教授
轰动指数:☆☆☆
在西安交通大学工程馆内
冯全科的办公室就挨着李连生的
两人是低头不见抬头见
但每次见面,他们都视对方如无物
这个局面从年年底开始,一直持续到年3月
李连生因学术造假被西交大解除教授职务
李连生的学术造假,是被西交大6名教授联名举报的
冯全科,正是举报人之一
年2月初
科技部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发布通告
撤销西交大原教授李连生
荣获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的决定
收回奖励证书,追回奖金
这是中国官方首次、正式对学术不端行为进行惩戒
得知这一消息后,冯全科等6名举报人击掌而庆
这就是赫赫有名的西交“六君子”事件
他们六位教授因此入选了
“年感动中国”人物候选名单
其中是这样介绍这六位老教授的
平均年龄都在七十多岁的老教授们
早已过了追名逐利的年纪
然而他们担忧这种靠弄虚作假
剽窃别人学术成果的不正之风会不断滋长
因此义无反顾地走上了捍卫正义的道路
“造假那么明显,证据也很充分
本以为,这份意见书一上交
校领导肯定会拍案而起,立即查处
可我们很快意识到,事情没这么简单。”
六君子之一的陈永江回忆说
直到意见书递交54天后
他们才等来一个电话
分管科研的副校长等领导
邀他们到南洋大酒店吃饭
出门前陈老师在兜里装了个录音机
饭桌上,这台录音机录下了这样的内容
“现在高校学术腐败成风,你们不要大惊小怪。”
“要不要李连生把一等奖的利益分给你们一些?”
“这50多天,你们把校领导搞得日夜不安
你们是始作俑者
如果现在声明退出,还为时未晚。”
陈永江当场拍案:“谁是始作俑者?
你们不去抓小偷,还拉我们去分赃
以为我们也是无耻之徒?!”
10天后,6位教授发出第一封公开举报信
举报李连生报奖造假
3月31日,西交能动学院向教育部递交了
撤销李连生等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的公函
就在撤奖公函递交的同时
有人将举报公开信发布到网站上
被广泛转载,并引起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