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导航脾胃虚弱导致的问题,你占了几

冬天的时候特别怕冷,而夏天的时候怕热。但一吃错东西就容易上火,出现咽喉肿痛、口干口苦、大便臭、小便黄等等。这又是为什么呢?中医认为,这都是与脾胃虚弱和脾虚生湿有关。一、脾胃虚弱致面色不红润或变黄

脾胃称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是食物消化吸收和运输的枢纽。脾胃一旦虚弱,营养物质得到不很好的吸收,气血就会虚弱,所以面色会苍白,无血色。脾还主管运化水湿,脾功能一旦失常,体液的代谢也会混乱,排毒不畅,脸色就会发黄或长豆豆。所以脸部问题,也是与脾胃虚弱有很大的关系。

二、脾胃虚弱生湿致手脚冰冷

脾胃虚弱无法正常运化水液,造成体内湿邪过重。而湿为阴邪,容易耗伤人体的阳气,日久阳气虚不能温暖身体,所以出现手脚冰冷。冬天寒冷,寒也为属阴,同样很容易伤阳气。而人体的阳气本不足的情况下,无以抵挡寒气,所以冬天特别怕冷。

三、夏天怕热

湿性黏滞:“黏”,即黏腻;“滞”,即停滞,日久了湿邪容易郁而发热。夏天多为潮热,人体的湿气更难发散出去,就感觉得更加热。

四、脾胃虚弱容易上火

这个火,很多人都说是虚火,其实也不完全是。中医所指的虚火常指阴虚之火。而脾胃虚弱生湿容易上火,是因为湿性黏滞:“黏”,即黏腻;“滞”,即停滞,郁而发热。大家都知道细菌喜欢在潮湿的地方滋生,而干燥的地方相对是比较少细菌的。所以人体湿气重,容里易上火,出现口腔溃疡、咽喉肿痛等情况。这里所指的上火一般为湿热。如果湿热邪日久没有得到正确的处理,导致热邪越来越重,伤了人体的阴气,而出现阴虚上火之证。

中医的治疗原则是“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标本同治”。就好比一个脾胃虚弱的人上火便秘了,就得先治疗上火便秘问题为主,等到便秘好了就再调理脾胃。如何正确处理脾胃虚弱问题,是需要分情况而定的。

平时调理

脾胃虚弱者在没有上火的情况下,即没有出现口干口苦、口腔溃疡、咽喉肿痛、便秘臭、小便黄、舌苔黄等。必须就适当食健脾益气的食品:红枣、淮山、黄芪、党参、沙参、莲子、白术、红豆、而健脾祛湿的食品有:薏米、茯苓、苍术、芸豆、白扁豆、芡实等等。同时建议这些食品不要单纯使用,只使用祛湿的食物不能很好地解决脾虚问题。所以很多人说经常食薏米红豆粥都不能很好的解决脾胃虚弱的问题。应该益气与祛湿的一起使用会效果更好,因为脾虚多生湿。中医有一个很好的方子叫“参苓白术散”它即能健脾益气,也能祛湿。

脾胃虚弱生湿,不上火的舌苔是舌淡白胖大周边有齿印苔白(如下图所示)

脾胃湿热

脾胃虚弱容易上火,多指的是湿热。出现咽喉肿痛、口干口苦、舌苔厚黄、大便臭、小便黄等等。应该适当多食清热利湿的东西,清热利湿之品多属寒凉性,例如:玉米须水、冬瓜、丝瓜、茵陈、绵陈、菊花、金银花、薄荷等。但是治好了上火就不应再食以上寒凉性食物,因为寒凉性食物为阴性的物质,容易用伤害脾胃阳。脾阳伤了就更难以消化吸收食物的营养物质。所以平时不能多食西瓜、牛奶、丝瓜、冬瓜、哈蜜瓜、冰棒、雪糕等等。

脾胃虚弱生湿,上火的舌苔是舌红苔黄厚腻(如下图所示)

名医档案

李晓明

胃肠科主任

坐诊时间:全天

从事消化道疾病临床研究治疗工作三十余年,医院、医院、医院消化内科工作进修多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得到了患者的广泛赞誉。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急慢性胃炎、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糜烂性胃炎、慢性肠炎、口臭、便秘、胃肠息肉、早期病变等消化道疑难杂症。

赞赏

长按







































北京去哪里医院看白癜风比较好
北京去哪里医院看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ntimexchemical.com/jbgs/1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