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胡希恕常见病辨证用方提纲第论

治疗皮肤白癜风专家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604/5426410.html

导读与本文来源:

~年,陈雁黎陈老医院内科研究所毕业实习时,在该院工作的大师姐聂惠民老师,有一册手抄胡希恕胡老撰写的《常见病辨证用方提纲》(即胡老讲座中常说的常见病常遭遇方证)。同学们如获至宝,相互传抄。按原计划7月5日实习结束,6月5日“文革”开始,北京高校停课。因未能见到大师姐,《常见病辨证用方提纲》便留在陈雁黎陈老处。时光荏苒,半世纪后,在此完璧归赵。----参见陈雁黎《胡希恕伤寒论方证辩证》(第二版)。

《胡希恕常见病辨证用方提纲》,即胡老讲座中常说的常见病常遭遇方证,共十九论。通过本文学习,我们可以掌握胡老在常见病中所用的处方心得,这全是胡老的临床经验和干货!希望大家认真学习,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

今天我们学习!

第九论有关急慢性胃炎的辨证用方

1.半夏泻心汤:

半夏五钱,人参三钱,甘草二钱,大枣四枚,黄芩三钱,黄连一钱,干姜三钱。

半夏泻心连一两,小柴去柴易干姜;呕而肠鸣心下痞,去渣重煎厥阴方。小柴胡汤:柴芩参夏草枣(生)姜;半夏泻心:连芩参夏草枣干(姜)。

辨证:心下痞满(即心窝部为胃所在处,下同此,不另注),食欲不振,呕而肠鸣,或大便溏者。

2.生姜泻心汤:

半夏五钱,人参三钱,黄芩三钱,干姜一钱,黄连一钱,生姜四钱,炙甘草二钱,大枣四枚。

生姜泻心姜四两,肠鸣痞利一干姜;胃中不和有水气,干噫食臭服之康。即:半夏泻心汤减干姜为一两,加生姜四两。

辨证:即半夏泻心汤证,而心下灼热,吐物有酸臭者。

3.甘草泻心汤:

半夏五钱,人参三钱,黄芩三钱,干姜三钱,炙甘草四钱,黄连一钱,大枣四枚。

甘草泻心四两甘,干呕心烦不得安;肠鸣痞利谷不化,胃虚狐惑服之安。半夏泻心汤加甘草一两。

辨证:即半夏泻心汤证,而精神异常,或有口舌溃疡者。

按:以上三方组成药物出入甚微,故主证亦大相近似,无论急慢性胃炎,现此三方证者甚多,若伴有胃痛而头痛头晕者,均宜酌加吴茱萸治之,屡试皆验。

4.旋覆花代赭石汤:

旋覆花三钱,人参二钱,生姜五钱,生代赭石一钱,炙甘草三钱,半夏五钱,大枣四枚。

旋覆代赭三一汤,参二草三夏半商;生姜五两枣十二,呕哕噎膈痞噫康。

辨证:呕逆不欲食,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

5.半夏厚朴橘皮枳实生姜汤:

半夏五钱,厚朴三钱,苏子三钱,生姜四钱,茯苓三钱,橘皮八钱,枳实三钱。

半夏厚朴苏苓姜,咽中如有炙脔康;半夏一升苏二两,朴三苓四五生姜。橘枳姜汤治胸痹,胸中气塞伴短气;橘用一斤(生)姜半斤,枳实三两散结气。

辨证:胸腹胀满,咽中不利,嗳气,呕逆,食滞胃中不下者。

6.小柴胡汤:

柴胡四钱,半夏三钱,人参三钱,黄芩三钱,生姜三钱,大枣四枚,炙甘草二钱。人参可以党参代之。

小柴胡汤治少阳,柴芩参夏草枣姜;往来寒热胸胁满,默不欲饮心烦呕;柴八夏半余三两,枣十二枚脉多弦。

辨证:胸胁苦满,心烦呕逆,不欲饮食,发热而身倦者。

按:本病初发常现本方证。

7.大柴胡汤:

柴胡四钱,半夏三钱,黄芩二钱,芍药三钱,枳实三钱,大黄二钱,生姜三钱,大枣四枚。

大柴胡汤二两黄,芍三枳四(枚)五生姜;小柴胡(汤)去参与草,少阳阳明下之良。

辨证:即小柴胡汤证,大便秘结而呕吐甚者。

按:本病发热,均属柴胡证,切不得以表证论治,若伴有食停者,宜酌加橘皮。

相关案例分享

.半夏泻心汤合吴茱萸汤治胃脘痛.

胡某,女,58岁,病历号。

年2月16日初诊:胃脘痛已月余未愈,头晕,恶心,口干,有烧心感,泛酸,舌润微白滑苔,脉弦迟。

胡老诊为:中虚寒多停饮之证。半夏三钱,黄芩三钱,黄连三钱,太子参三钱(当时党参缺货),干姜二钱,大枣四枚,吴茱萸三钱,炙甘草二钱。三付。

7月18日复诊:服上方有效,近又心下痞满泛酸,口干欲饮,生口疮。胃有热而不和也。半夏四钱,黄芩三钱,党参三钱,黄连二钱,干姜三钱,大枣四枚,炙甘草二钱,生石膏一两半。三付。

7月23日三诊:药后口疮已,但心下痞满,泛酸未已,再拟上方加减之。生姜四钱,党参三钱,黄芩三钱,黄连三钱,干姜一钱,半夏四钱,大枣四枚,炙甘草二钱。三付。

8月1日四诊:心下痞、气上冲未尽解,但手足关节痛减轻,故再与上方加吴茱萸二钱,三付。

8月7日五诊:阴雨则关节痛益剧,脊背热,口干,仍泛酸,有灼热感,为小发汗以祛风寒。葛根三钱,麻黄三钱,桂枝二钱,白芍三钱,生姜二钱,大枣四枚,炙甘草二钱,生石膏一两半,苍术四钱,茯苓三钱,炮附子三钱。三付。

按:头晕恶心,口干泛酸,舌滑润苔薄白,脉弦迟,中虚多寒停饮之证,予半夏泻心汤合吴茱萸汤。本案又见炮附子、生石膏同用,请研究。

.旋覆代赭汤合半夏泻心汤治十二指肠溃疡.

吴某,女,35岁,病历号缺。年3月21日初诊:胃痛,心下痞,时饥时饿,嘈杂不适,食后亦有上逆欲呕之感,不吐酸水,西医检査,诊为十二指肠溃疡。食欲一般,大便干,量少,小便赤少,不欲饮水,舌苔根黄,有黑苔,脉弦有力,口有酸臭味。

旋覆花三钱,生代赭石三钱,半夏四钱,党参三钱,黄芩三钱,黄连三钱,炮姜二钱,大枣三枚,炙甘草三钱。三付。

按:本案无复诊

.胃脘痛、头痛案.

患者,女,40岁,平时情绪低沉,胃胀痛难受,打嗝则舒,时有恶心,咽中难受有异物感,睡觉翻身时胃中有振水音,饮食减少,疲乏无力,口中时有甜味,白天口水多,晚上口干,大便稀不成形,舌质淡,苔薄白滑湿,经常头痛,睡眠差。西医诊断:胃炎,十二指肠憩室,神经性头痛。服药无明显效果,来诊。

给予半夏厚朴汤合吴茱萸汤:法半夏12g,厚朴10g,茯苓15g,干苏叶6g,吴茱萸6g,党参10g,鲜生姜3大片,红枣4枚,5剂,水煎mL,日1剂,分2次服,药后显效。

再给7剂,病已去大半。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内容参见陈雁黎《胡希恕伤寒论方证辩证》(第二版)一书,方歌本人原创。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分享此文出于传播和学习交流之目的,非专业人士请勿盲目试药。文章、图片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删除。如果,觉得文章还不错的话,别忘了,戳一下“在看”哦~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ntimexchemical.com/jbgs/86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