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与分析”部分,是量化研究学术论文必不可少的章节。针对“结果与分析”部分常见的退稿批示有,“对结果的梳理不到位,没能抓住重点”“结果冗长却分析不足,分析部分应理论联系实际”“仅描述了量化结果而没有深层次的原因分析,文章的重点应在于对结果的解释”“未见结果分析,文章的学术价值未得到应有体现”等。说明:“引言+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研究结论”的简单堆积不是一篇理想的学术论文,理想的学术论文应贡献其学术价值,而学术价值就蕴藏在“结果与分析”部分(也有说是讨论部分的,实际上是异曲同工)。
“结果与分析”是一个有机整体,不能简单地归为前一部分是结果后一部分是结果分析,更不能只有结果而没有结果分析。
常见的结果写法分三步。一是记录结果,即记录从研究方法推算而来的直接结果;二是数据处理,即利用统计分析软件剔除无效样本数据保留有效样本数据;三是表述结果,即利用绘图软件绘制有效样本数据的分布、变化或趋势图。
图1有效样本数据分布、变化趋势接下来是最关键的结果分析。结果分析是论证有效样本数据分布、变化趋势的合理性或差异性,“台下十年功、台上三分钟”,所有的研究方法、过程及结果都是为结果分析做的铺垫,正式体现作者学术水平的时刻来临。通常也分三步走,即特征分析(找规律)、原因分析(找原因)、对比分析(找异同)。从有效样本数据的分布、变化趋势中找规律,并攫取其主要特征进行分析。产生上述主要特征不是空穴来风,一定有导致其发生的主要原因(从已知的实践中去找,或从正在发生或将产生影响的趋势中去找)。每一个特征结果还很有必要与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或观点作个比较:如同,采用并列分析法加以佐证(与某学者得出的结果高度一致、与另一学者得出的结果基本一致……);如异,采用对比分析法加以说明(与某学者得出的结果不一致,是由于本文考虑了某某因素,从而对其另一性能产生重要影响……)。
图2原因分析“结果与分析”一定要环环紧扣,逻辑性要强。有些学术论文没有结论部分,那就请总结“结果与分析”,即综合结果分析。评价一篇论文的质量,“结果与分析”的权重应占60%或以上,因为这里是学术贡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