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冷丝
栏目|研究生教育
根据邱均平和科教评价网公布的最新数据——-年研究生教育质量高校排行榜,排名前三的高校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附录有所高校名单)
排名前五的高校还有上海交通大学和复旦大学。
名列前十的高校有这五所:南京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
这样的排名其实与高校实力“清北复交”的排名没有太大的差距。
名单一本次研究生教育质量排名依据如下:
分4个一级指标,即办学资源、教研产出、质量与影响、学术声誉;17个二级指标,即科研基地、一流大学、学位点、杰出人才、科研项目、科研经费,人才培养、科研成果、发明专利,学生获奖、论文质量、科研获奖,国家一流学科、ESI全球前1%学科和上年度优秀学科等内容。
应该说,这种评价机制有一定的权威性。
名单二冷丝并不想过多地集中于讨论所谓的排名,而是想借此说说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几个问题。
其一,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大是国际惯用办法,我国也需要延续扩招政策。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国家与地区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创新能力的高低成为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很多国家将创新作为其发展的基本战略,并制定了各类政策以促进国家创新能力的提升。
名单三根据国家创新体系的相关理论,政府、企业、高等教育系统是提高国家创新能力的最为重要的三个角色,尤其是高等教育系统,作为知识创造与知识转移发生的核心场所,是国家创新体系可持续运作的重要支柱。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知识创造与知识转移环节主要发生在研究生教育阶段。
因为理由很简单: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在知识创新、高素质人才培养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正是因为意识到研究生教育与国家创新之间的重要关系,很多国家在制定创新政策以增强本国创新能力时,往往将研究生作为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