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期慢性肠胃肠病冬病夏治正当时

“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每年出现在阳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是一年中天气最热,阳气最盛的阶段。其气候特点是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医院专家指出,在慢性胃肠疾病中,如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慢性结肠炎等,均属于人体阳气虚弱、脾胃虚寒范畴。在夏季机体阳气充沛之时,调整人的机体,是治疗肠胃病的绝佳时节。

年三伏时间表

头伏7月12日~7月21日

中伏7月22日~8月10日

末伏8月11日~8月20日

三伏时的高温潮湿闷热使人非常难受,各种健康问题也可能接踵而来,暑热暑湿就成了我们防范的重点。“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它是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素问·六节脏象论》中“长夏胜冬”的克制关系发展而来的中医养生治病指导思想。

养阳气、驱寒气:

在夏季阳气最旺盛的时节,对于有胃病的人来说,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治疗方式,就会很容易克制胃病的侵蚀,有效解决胃病难治愈、易复发的问题。为此,医院引进胃肠导融细胞修复仪,24种治疗模式,有针对性地对全身各部位做治疗,3-5分钟见效,为消化道疾病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专家指出,这种治疗方式在夏季治疗,效果更加显著。

中医认为,本身夏天人体阳气外发,暑气伤筋,容易出现身倦乏力、短气懒言等一系列症状;闷热多雨下湿邪伤脾阳,可能导致脾胃功能运化失调,出现不爱进食、腹泻、四肢不温等症状;如果饮食起居再一味贪凉,防暑降温过度,更会导致内寒过甚,阳气更衰。

三伏时令、天人合一:

“冬为阴,夏为阳”,慢性肠胃病是一种在冬季容易加重的虚弱型疾病。是由于机体素来阳气不足,又值冬季外界气候阴盛阳衰,以致正气不能驱邪于外,或重感阴寒之邪,造成一些慢性肠胃病,如: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消化不良等反复发作或加重。

慢性肠胃病选择在三伏天施治,中医认为天人是合一的。“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炎热,而且人体阳气最旺的,药物最容易渗入穴位经络,能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处。

三伏天是冬病夏治的最佳时机

虽然三伏天酷热难耐,是人体在三伏阶段阳气最盛,经络气血流通,有利于药物的渗透与吸收,这也也给了我们保养自己的好时机哦!

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

“冬病”就是某一些容易发在冬季或在冬季容易加重的虚弱型的疾病。

“夏治”是指在自然界和机体阳气最旺之时,通过温补阳气,散寒驱邪。从而达到治疗或预防上述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的目的。

冬病夏治因疗效明显、操作简便、无副作用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赞赏

长按







































白癜风的治疗方法
北京白殿疯医院哪个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ntimexchemical.com/lcjc/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