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属中医的“胃脘痛”、“痞满”、“嘈杂”、“腹胀”等范畴。其发病多由饮食不节、劳倦过度、情志不畅和感受外邪所致。慢性胃炎的饮食调摄尤为重要,其中饮食不当是引起慢性胃炎的重要原因之一。
慢性胃炎患者在病情稳定时,可根据病情选择服用以下食疗方,以达到防治的目的。
1
沙参麦冬粥
原料
北沙参15g,麦冬15g,粳米g,冰糖10g。
制法
将北沙参、麦冬与粳米同煮成粥,粥熟后加入冰糖使之溶化。每日服1剂,分2次食用。
适用
适用于胃阴不足型的慢性胃炎。
2
砂仁炖猪肚
原料
猪肚1具,砂仁3g,精盐、葱花、生姜末、蒜茸、麻油各适量。
制法
将猪肚洗净,砂仁打碎后装入小纱布袋,塞入猪肚内,用线缝合,放入锅中,加适量的水,先用旺火烧开,再用小火慢炖2小时左右,待猪肚熟烂后离火,放凉后取出布袋,猪肚切成丝,加入调味品即成。
适用
适用于脾胃虚弱型的慢性胃炎。
3
健脾养胃粥
原料
白扁豆30-40g(去皮捣碎),蚕豆30-40g(去皮捣碎),葡萄干10g(洗净备用),莲子(去心),淮山药50g。
制法
以上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煮成粥即可。每日早晚2次分食。
适用
适用于脾胃虚弱型的慢性胃炎。
4
党参小米粥
原料
党参20g,小米g,红糖15g。
制法
将党参、小米同放入锅内,加水适量,同煮成粥,最后加入红糖即可,隔日1次食用。
适用
适用于脾胃虚弱型的慢性胃炎。
上述食疗方仅供参考
疾病诊断治疗还需至专业医疗机构就诊
刘德荣
国医堂名老中医
教授、硕士生导师
国家首批名老中医药专家俞慎初教授学术继承人。曾任中华医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常委、福建省分会副主委。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6年。科研成果获福建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二等奖。
治疗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疾病和四时感冒,尤其擅治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急慢性鼻炎、鼻窦炎、咽喉炎,以及急慢性胃炎、胃溃疡、食管炎、急慢性肠炎、小儿厌食和肝胆疾患,在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痛风、泌尿系统感染、前列腺炎、头痛、失眠、内分泌失调和肿瘤病术后调治等具有丰富经验。
名
医
荟
萃
国医堂坐诊时间:
周一上午(08:00—12:00)
周四上午(08:00—12:00)
周三下午(14:30—18:00)
周五下午(14: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