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自然科学领域,倒不是有很多人纠结关于方法、工具的使用问题。相反,很多纠结这个问题的人,大都是社会科学领域的作者。在人文科学里面,比如,文学、哲学、艺术、历史等领域中的作者,他们也不是很纠结方法的使用问题。但是,在社会科学领域中,有很多人都在纠结这个问题,我给大家总结了五个常常出现的研究方法陷阱,供大家一起探讨。
第一个陷阱,将文献资料法等这类方法也当作研究方法。这个问题在学位论文中经常出现,在很多学位论文中,经常有作者把文献资料法写在所使用的研究方法中。在学位论文中,我们可以把它当作一种研究方法写上,但在其他论文中,千万不要这样写,因为就算作者不说明,大家也会知道你在论文中使用了文献资料法,这个方法就不要写在论文中了,这是一个低级的陷阱,写论文经验比较丰富的人是不会犯这样的低级错误的。但是,也有一些刚开始学习论文写作的人,比如,一些硕士研究生,尤其是受学位论文写作误导的学生,是很容易犯这样的错误的。
第二个陷阱,为了方法而方法。我发现现在有很多的作者都是为了方法而方法,这种行为会严重导致作者自身并不关心自己写了什么,也不关心自己最后得出了一个怎样的研究结论。作者只会关心自己的这篇论文使用了什么方法,尤其是使用了什么软件,自己论文的数据是怎么做出来的,数据是怎么分析处理的,把大多数精力都放在了这个环节,这就有点本末倒置了。我反复地讲,一篇论文的写作,应该把50%的精力和时间都放在选题环节,怎么去写、用什么方法去研究是因人而异的,这并不重要,大家不要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这个环节,不要为了方法而方法。
第三个陷阱,方法工具化,甚至过度迷恋软件工具。这点跟第二个陷阱有点相似,但区别在于第二个陷阱其实还是在讲研究方法的,还是在探讨你所使用的这个工具背后的一些理论性的东西的,这是这两者的区别。比如,你在做数据处理时,你用SPSS,还是用其他各种各样的流行软件,它们有什么不同?在第二个陷阱中,作者其实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