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举状元放到现在大约是哪级学术等级博

治白癜风中药 http://pf.39.net/xwdt/160821/4940663.html

状元,本来是指科举考试中殿试考取一甲第一名的人,但现在也比喻在本领域中成绩最好的人。在高考中获得本省第一名的考生,经常会被人们称为“高考状元”,于是就有人将大学生和状元进行对比,甚至有人认为大学生已经相当于古代的“进士”了,这其实都是不对的,高考状元其实说的是高考的第一名,这里的“状元”和水泥工行业的“技能比赛第一名”意思是一样的。

戏剧“状元”形象

那么,古代的状元到底是什么学历呢?现在的大学生相当于古代的哪级读书人呢?

1、古代科举考试的各等级录取者:

科举制度从隋朝开始,清朝结束,最完善的是在明朝时期,是以本文都会按明朝的科举制度作为例子。

参加科举考试的各级读书人依次是:

识字者-童生-秀才(生员)-举人(孝廉)-进士

明代的科举制度规定,一般的读书人必须经过县试和府试才能成为童生,而童生在院试中被录取者称为生员或秀才,生员经过乡试被录取者称为举人,举人参加会试被录取者称为贡士,最后通过殿试确定进士的名次。

古代科举考试进阶路线图

2、各级考试的第一名:

在各级考试中,院试的第一名称为案首,乡试的第一名称为解元,会试的第一名称为会元,殿试的第一名称为状元。

各级考试的第一名都是不容易的,尤其是状元,全国考试就那么一个,但是中国历史上不乏创造奇迹者,居然还有17人“连中三元”,连中三元指的是一个考生在乡试、会试、殿试都获得第一名,北宋名相王曾就是三元及第者。

但还有比连中三元更奇迹的,是“连中六元”,明初的黄观和清朝的钱棨都在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都获得第一名,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两位“六元状元”。

唐伯虎是乡试解元

3、哪级考级录取者可以做官?

科举考试是中国古代重要的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只有通过乡试被录取的举人才具备入仕资格。举人本来是指被推举之人材,隋唐宋时,也指被地方推举而赴京应试者,明清则指称乡试录取者。

在各级录取者中,秀才是一种身份,是进入士大夫阶层的最低门坎,“功名”在身,受到尊重,也有各种特权,例如免除差徭,见知县不跪,知县不可随意用刑等。而举人则是有了当官的资格,比如可以当学官或知县,当然也不一定能当官。至于进士身份,那肯定可以当官了,而且是全国统一分配的官员。

明朝的进士多入为翰林官,一甲第一名为状元,授修撰,大约是从六品官位,一甲第二、三名分别为榜眼、探花,授编修,正七品官位,而二、三甲可选为庶吉士,或授给事中、主事、中书舍人、行人、太常博士、国子博士等官,或授地方府推官、府同知、县令、县丞等官,大约是正七品到从正八品之间的官位。

明朝翰林院

4、现在的大学生相当于科举考试哪级读书人?

这个问题就比较尴尬了,真实情况会让很多朋友不高兴,正如上文提到了,古代的举人已经具备了当官的基本资格,而进士是铁定当官了,最低是正八品官员,如果按照今天的情况来说,举人至少可以出任副科长或副主任科员,也就是相当于副镇长或县级副局长了。

而当代的本科大学生毕业生如要从政,还必须通过国考或省考,被录取后从最底层的行政级别开始,硕士研究生毕业的好点,能考取副主任科员的岗位,按照这样的对比,硕士毕业生只能相当于秀才,其参加的国考或省考相当于乡试,而本科大学毕业生也就相当于童生,硕士研究生考试相当于院试,也就是说:

高考只是相当于科举考试中第二极的府试而已,大学生就是科举考试最低级别的童生身份。

中举的范进其实已经很厉害了

5、状元相当于哪级学历?

明清时期,每三年才举办一次会试,也就是说,每三年才出一个状元,在一千多年科举考试中,出现了数百万举人和十多万进士,但正式状元只有人,算上短命政权及武状元,也才人,这个数字比各朝代一品官职的人数都要少。

能考上状元者,当然都不是泛泛之辈,其中就有王维、郭子仪、房玄龄、柳公权、文天祥、杨慎、翁同龢等各代重要人物,他们的学术水平至少相当于当时的博士生导师,甚至院士水平。

通过以上5个小问题,相信已经解答了大家的疑问,也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更多精彩,敬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ntimexchemical.com/zzbx/109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