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知识讨探: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主要评价指标有哪些?——针对国内区域创新能力及其评价体系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同时因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内涵界定并不统一,因此指标的选取有一定的差异。但总的来看,可细分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环境五大方面。
年,甄峰等认为区域创新能力存在知识与技术的双核心,知识创新的能力体现在知识投入与创造、知识传播推广与分配、知识应用及产出。
技术创新的能力体现在技术开发能力、技术转化及应用能力、技术引进与交流,以及管理与制度创新(管理创新能力、制度创新),宏观经济社会环境(宏观经济、知识基础设施、自然和人文环境)4个层次共47项具体指标,建立了综合评价体系。
年至今,由柳卸林带领的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借鉴以上评价体系,通过专家打分预先授定权重,从知识创造能力、知识获取能力、企业创新能力、创新环境、创新绩效五个方面,建立了评价框架,形成《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发展报告》,以年为周期连续进行。
这一报告的评价体系在国内较为权威,受到学者的广泛认可,但由于专家打分的局限,主观性较大,仅具相对的比较意义。周立、吴玉鸣在《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发展报告-》的基础上,突出权重配比的客观性,利用因素分析方法将多指标降维处理获得权重,相对比较客观。并通过聚类分析模型,对我国各省单年的区域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分析。
陈劲、陈钰芬在界定区域创新能力是一个地区生产出与商业相关的创新流潜能的基础上,将知识流动能力纳入区域创新能力指标体系,具体包括科技合作和技术转移两方面,并就FDI与区域创新能力的相关性进行验证分析。
此外,张艾莉、李月明在强调知识流动中,将创新扩散部分(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国外技术引进合同金额)与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环境相并列分析。
楼高翔、曾赛星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