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晚,深陷学术不端舆论旋涡的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梁莹称,自己已向学校提出辞职。
10月24日,《中国青年报》刊发报道称梁莹至少有15篇存在抄袭或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问题。39岁的梁莹长期以来都是“杰出学术人才”的“人设”,不仅是南大教授,还是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计划等多个人才支持计划的入选者。
同时,有南大学子反映梁莹教学态度极不端正,常常早退、上课念课件、吃零食、玩手机、缺课、让学生帮做私活等情况。
24日下午,南京大学官方微博发布《关于梁某涉嫌学术不端等师德问题的说明》,称“如果属实,南京大学将依据教育部和学校相关文件规定,依规依纪进行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国内:“低调处理”学术不端
学术抄袭、学术造假、侵占他人学术成果、伪造学术身份……中国社科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相关课题组近日发布统计数据显示,年至年,每年都有学术不端案例被媒体曝光。曝光案例大多数发生在/高校,学术不端行为涉事人中一多半为有教授职称者。
年8月,医院院长蔡建春被举报,称其博士学位论文涉嫌抄袭两名学生的硕士论文。论文内容大面积重合,其中正文近一半与一名学生的毕业论文雷同,连致谢也部分一致。
当时,厦门大学作出回应,认定蔡建春存在学术不端行为,已启动处理程序。
但目前,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