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理论物理顶级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在线发表了北京石油化工学院致远学院李蕾副教授有关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北京谱仪III实验(BESIII)上的粲重子(Lc)半轻衰变过程的研究。论文题目为“StudyoftheSemileptonicDecayΛc+→Λe+νe”。李蕾副教授为该研究工作的实际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该研究工作也是他代表北石化发表的第五篇PRL文章。
《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ReviewLetters)》是年美国物理学会创办的世界著名的物理学顶级学术期刊,主要发表原创性强、极为重要的物理研究成果。在PRL上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是每一个物理人的梦想和荣耀。
该工作精确测定了Lc粒子最重要的半轻衰变过程Lc+-Le+ne的绝对分支比,并首次研究了该衰变过程的运动学特征。在北京谱仪Ⅲ实验上开展Lc+-Le+ne衰变性质的研究工作,对检验和刻度LQCD在一系列粲重子半轻衰变中的理论计算、理解粲重子的内部结构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拓展阅读:
李蕾,博士,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副教授,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年7月进入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数理系工作。
年9月,李蕾获英国皇家学会“牛顿国际学者”的重要学术研究资助,于年3月赴英国牛津大学物理系进行为期两年的学习和研究工作,年6月回到北石化数理系继续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年9月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
李蕾依托于国家大科学实验装置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和北京谱仪,长期从事粒子物理实验方面的科学研究工作,在tau-粲物理能区开展了一系列与弱电相互作用和精确检验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理论等相关的科学研究工作,并取得了诸多国际一流的重要学术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了SCI论文10篇,其中4篇代表性论文发表在物理顶级学术期刊PhysicalReviewLetters上,6篇发表在国际著名权威学术期刊PhysicsLettersB和PhysicalReviewD上。
他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面上基金和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各一项,主持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计划一般项目、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项目和北京市属高校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培育计划项目各一项,主持英国皇家学会牛顿国际学者研究基金一项,并参与了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开放研究项目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