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不端,一个极其严肃的词,尤其是科研学术工作者而言,学术不端的行为是会受到鄙视,被别人看不起的。然而似乎并不能有效制止部分“有想法”的人因为某种利益关系而铤而走险。
近日,位于河南郑州的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就发生了这样一件让人所不齿的事情。一名从该校毕业的女学生在微博实名举报其导师未经她本人允许擅自将她自己的毕业论文向期刊投稿,并在期刊上发表,经过该女生查重比对,发现重复率竟然高达90%!当该女生质问其导师时,该导师回应道:她这是修改过的。结果这位女生经过比对发现,就一个段落不一样,其余部分包括标题、一级标题、二级标题等都一样。她怎么也没想到,她最尊重的教师会做出这样的事情。
其实近些年,类似的学术不端事件时有发生,其背后也是牵扯着某种利益关系。比如在往年还是论文至上的时候,论文的发表数量和质量将直接与岗位晋升、职称评定、薪资待遇等挂钩。然而部分教师要么工作太忙没时间,要么有心发表没思路,最终就选择“铤而走险”,做出一些学术不端的事情,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他们当时抱有侥幸心理,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不容易被发现。然而近些年时有过了好多年仍被挖出学术不端行为的事情发生,所以应了那句话:“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鉴于当前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频率以及造成的影响较为恶劣。教育部曾在去年年底在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