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连江知道保护自己的青椒,才是个好学者

哪个医院白癜风好治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910787.html

李连江,年生于河北沧县农村,幼年体弱,少年时常为生存担忧。高中毕业时,适逢改革开放的春天,全年级延毕半年,参加高考,得以跻身78级之列。此后44年间,辗转五所大学,五次变换身份,16年前落户香港中文大学,今年8月起到香港岭南大学任教。英文专著半本,论文30篇;译文万字,“二分尘土,一分流水”。近几年,渐感承传事大,悉心总结治学经验。尚能治学,然而分心谈治学。不避误解非议,全凭奉行启功先生的良心话哲学,不弄玄虚,知有不言,言必有据。

保护身体健康

谈到人生智慧,无可争议的第一名是“健康第一”。叔本华说:“人生头号愚蠢,就是牺牲健康,以求其他:求财富、谋腾达、图博学、逐名声。健康第一,我们应该把一切都放在它后面。”没有健康,人生无从谈起,学术生涯更无从谈起。健康第一是本能智慧,人人固有。奇怪的是,几乎人人都会在某个时期自愿不自愿、自觉不自觉地背弃它。当然,也有别有用心的奴隶主,自己笃信奉行这个智慧,然而引诱胁迫奴隶背弃它。以下重复四点健康常识,提醒我自己,也提醒读者朋友。

一、培养对身体的敏感

不辛苦工作,不可能有成就;但辛苦本身并不是创造过程,要科学管理时间,艺术地、智慧地辛苦工作,才是在学术界谋生存求发展的正路。学术生涯漫长,是跑马拉松,需要保持平衡。首先要努力,找到自己体力脑力的边界,不达到这个边界,不优化发挥它,就没有发现最好的自己,没有发展最好的自己。同时,千万不要莽撞地突破自己的极限,优化发挥是漫长的稳步工作。为了能长期积极稳妥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务必保持对自己身心健康的敏感,我们的身体会及时发出警告,关键是我们是否有心听,是否注意听,是否真听。

18世纪法国哲学家朱利安·奥夫鲁瓦·德·拉美特利(JulienOffroyDelaMettrie)说:人是机器。机器会疲劳,制造机器的材料会疲劳。人也会疲劳。人与机器的疲劳都是隐蔽的。不爆发,似乎一切如常。一旦突破临界点,灾难猝然发生。机器的疲劳需要精密仪器监控,特别是关键部件,比如飞机发动机,科学家和工程师设计了众多传感器片刻不停地严密监控。人需要自己监控疲劳,但并非每个人都尽职尽责地监控身体状况,于是,众多悲剧有一个共同的剧名:“太晚了”。

不是每个人都有适当监控身体状况的客观条件。但是,客观条件的不完备,突出了主观意识的重要。虽然谋生从来不是容易事,但“上顿不接下顿”毕竟罕见了。除了少数例外,人人都有经济条件与基本常识正确监控自己的身体状况。关键是区分身体的“需要”(need)与欲望的“贪婪”(greed)。

二、保障充足睡眠

叔本华总结了保健经验:“要保持健康,就要避免一切奢靡放纵,避免一切强烈不悦的情绪波动,也要避免过强过长的精神操劳,每天至少在户外快速运动两小时,多洗冷水浴,饮食适量有度。”“我们应当让肌肉适度紧张,从而锻炼它,但是要谨防神经紧张。要保护眼睛,避免强光,尤其是反射的强光;避免黄昏时分勉强使用目力,也不要长时间凝视细小物品。同样,不要听强烈的噪音。不过,特别重要的是,不要迫使大脑长期紧张,也不要让大脑在不适当的时候紧张。”“特别重要的是,我们要给大脑充分的睡眠,这是它恢复活力所必需的。睡眠之于全身,正如上弦之于钟表。”

三、保障营养

健康饮食,要听从身体的信号,也要相信营养科学。吃什么,就是什么。人是动物,各种营养都不能缺,营养不良就会短命。孔夫子赞扬得意门生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夫子这样说,很不明智。这样褒扬,是纵容颜回不注意健康。在陋巷,居住环境不好,容易得病,这可能没办法。但颜回家不至于贫穷到让他只能“一箪食,一瓢饮”的地步。这种赞许还会鼓励颜回过劳。颜回乐于学夫子之道,营养不良还过劳,难怪会早逝。

四、适度运动

适量运动,适当健身,顺乎自然,不勉强,不懈怠。

保护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比身体健康更重要,更脆弱,更需要自我呵护。心理疾病不仅杀伤力更大,而且无影无踪,不着痕迹,更难自愈,也更难自治。外科医生可以给自己做小手术,内科医生可以给自己开药,心理医生却只能靠艺术、运动和旅游保护自己的心理健康,甚至靠同行医治。

保护心理健康,首先要承认一个事实:抑郁症是学术界的常见病。面对莫名的压力,精神长期紧张;面对高度不确定的风险,心理高度恐慌或焦虑。这两种情况很容易诱发抑郁症。轻度的抑郁症表现为疲惫、嗜睡或失眠、精神不振、生趣索然,重度抑郁的最危险症状是有自杀念头。抑郁症是疾病,必须客观面对,主动预防,主动自救,主动求医。

一、培养心理健康意识

面对巨大的压力,心理健康意识和自觉的防护是有效的第一道防线。与倾听生理健康的信号不同,倾听心理健康的信号不那么容易,听懂更不容易。弗洛姆说白日梦是信号,无疑是对的。从事脑力劳动,判断是否到了极限,更可靠的信号是累人的梦。做了这类梦,就进入危险区了,务必尽快退出,放松,少工作,做轻松的事,或者干脆不工作。不要硬挺,硬挺会让神经麻木,丧失敏感,把危险淡化为风险,后果就是过劳,过劳会制造灾难。

二、接受自己

学术界无非两种人,天才与中人之材。一般来说,等意识到自己在学术界的相对位置,就已经无法退出。选择留下,就必须接受自己,悦纳自己,欣赏自己的强项,接受自己的弱点。这就是自知之明,包括几个重要方面。

第一,明白也接受一个事实:世界强,个人弱。世界是学术界,学术界是市场,也是江湖,甚至是官场。世界很强大,个人很弱小。天才可以扭转乾坤,不是天才,要承认自己弱小。

第二,明白也接受一个事实:先天强,后天弱。体力智力的差距都是先天的,后天努力可以缩小差距,但不能消灭差距。有人比自己聪明,有人比自己用功,有人比自己既聪明又用功。

第三,明白也接受一个事实:强中更有强中手。强与弱是相对的,强弱之别是绝对的。打篮球,绝大多数人跟姚明比是弱者;研究物理,绝大多数人在爱因斯坦面前是弱者。在世间,在各个行业,在学术界,超强万分之一,强豪千分之一,强者百分之一,多数人是常人。

三、自我修炼

自知之明,是自我修炼的认知基础。修身很难,是在相对和变化中找平衡。在学术界谋生存求发展,有两种合适的人格。天才学者可以我行我素,独往独来;中材学者需要培养健康的双重人格。不由自主的双重人格是不健康的。健康的双重人格,一有自觉,二有自控。自觉,是主动把自己一分为二,培养两个人格,两个人格都真;自控,是有选择地表现两个人格,在不同时间与场合,表现适合生存与发展的真我。双重人格表现在学术生涯的各个方面。就学术发表而言,中材学者的双重人格表现为一系列自觉的角色切换。

是常人,甚至是弱者,都正常,不可怕。每个人都在某个或某些方面是弱者。数学好的强者,不需要找窍门,硬碰硬就能赶上时尚,比如做大数据深度学习,甚至出类拔萃。数学不好,是弱项,但哲学逻辑好,是强项,直觉判断好,也是强项。有强项,就可以绕开数学关口,找到属于自己的窍门,迂回绕道,但终能达到目标。

可怕的是缺乏自知之明,明明是弱者,偏以强者自居;明明是弱项,偏认为是强项,甚至是专长。这样就容易出问题,轻则自曝其短,被人背后讽刺,甚至当面嘲笑;重则屡遭挫折,蹉跎一生。即使在某个方面甚至很多方面是弱者,即使在竞争的开始处于总体弱势,只要有自知之明,只要恒常努力,不断巩固发扬自己的强项,不断巩固自己的弱项,就可能在竞争中把总体弱势变成总体均势,直至化为总体优势。

明白自己是弱者,没必要对他人承认自己是弱者,尤其不要对不堪信任的人承认自己是弱者,但要坦然面对自己承认自己是弱者。承认自己总体上是弱者,承认自己在世人看重的某个甚至多个方面处于弱势,对世人就没有过高的期望。世人轻视,正常;遇到伯乐,感恩;欣逢知己,庆幸。这样就比较容易保持心态平和,至少不会感到太失落。

既然有弱项,甚至总体处于弱势,生活中必然充满挫折感。某个或某些方面是弱项,就会遇到这个或这些方面的强者,强者并非个个是君子,甚至可以说,强者往往不是君子。强者以强者自居,有意无意地藐视弱者,不友好,然而正常。恃强凌弱,邪恶,但不足以为奇,更不足以动摇自信。承认这个外在现实,并不能完全避免挫折感,但有助于管理挫折感,不让挫折感瓦解自信,不让挫折感动摇自己的努力。

清楚意识到自己是弱者,承认自己是弱者,不以强者自居,不装腔作势扮演强者,就可以避免遭遇可以避免的挫折,避免自取其辱。本来做得不够好,然而自以为很好,他人不认同自己做得好,就产生挫折感,这是以强者自居的人遭遇的挫折感,这种挫折感具有破坏性。本来做得不错,还是觉得做得不好,也是一种挫折感,感受到这种挫折感的人,未必真弱,然而自认为弱。这种错位的挫折感有点破坏性,但同时能激发更多的创造性,释放更大的创造力。

以强者自居的人,遭遇到挫折,往往难以找到化解方法。自认为弱者的人,即使深感挫折,也不难找到解脱之道。解脱,就是承认自己本是弱者,原本可能做得很差,能做到现在这样已经不容易,值得自豪。既然做得并不那么差,那就有理由相信自己做得还不错。既然还可以做得还好,那就持之以恒做下去,即使不能最终做得更好,总能增多延长已经取得的成绩。人世间,聪明不少,恒心罕见。持之以恒者,几乎都能最后胜出。

有自知之明,还能在另一种意义上把弱势变成均势,甚至化为优势。承认自己有弱项,就会主动扬长避短。发扬了长处,避开了短处,就把全局弱势变成了全局均势。如果偏弱的方面已经成为本行的时尚,躲避不开,那就利用强项,找窍门补短。万法归一,有强项,意味着在这个方面悟到了法,那个法与弱项的法是通的,只要多动脑筋,就能把已经悟到的法与尚未明白的法打通,不仅补齐弱项,有时还能把原来的弱项补成强项。

四、躲避戾气

为了躲避戾气,不妨少看电视新闻,少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ntimexchemical.com/yfcs/10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