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专题12月全国大联考试卷之湖北

1.下列有关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吸收N元素用于合成脂肪、核酸及蛋白质

B.ATP、DNA和RNA的结构中都有腺嘌呤和核糖

C.1分子蔗糖水解成2分子葡萄糖才能被人体吸收

D.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具有识别、保护及润滑的功能

2.下列关于细胞呼吸原理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剧烈运动时,人体肌细胞会因无氧呼吸而产生酒精

B.伤口较浅时,破伤风芽孢杆菌容易繁殖并产生毒素

C.稻田定期排水可避免水稻幼根无氧呼吸产生酒精而腐烂

D.利用麦芽和酵母菌在持续通气的发酵罐内可以生产啤酒

3.下列关于洋葱根尖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B.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完成联会

C.赤道板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

D.染色体复制后平分到两个子细胞中

4.下列关于基因表达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不同组织细胞中有相同的基因表达

B.细胞衰老过程中mRNA种类和含量不断变化

C.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是RNA上的3个相邻的碱基

D.白化症状体现了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5.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环境引起的变异一定是不能够遗传的

B.染色体数目的变异一定不产生新的基因

C.受精作用的过程中会发生基因重组

D.同源染色体交叉互换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6.某同学利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装置,进行了如下实验:甲乙两个容器中各放置两种小球,球上标记的A、a、B、b代表基因;实验时每次从甲乙两个容器中各随机抽出一个小球,记录组合情况,如此重复多次并计算各种组合间的比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容器中的小球可能代表精子,也可能代表卵细胞

B.本实验模拟了两对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来源:学科网]

C.甲乙两个容器中的小球总数量应为1∶1

D.重复的次数越多,组合间的比例越接近1∶1∶1∶1

29.(9分)细胞自噬是依赖溶酶体对细胞内受损、异常的蛋白质和衰老的细胞器进行降解的过程。被溶酶体降解后的产物,如果是对细胞有用的物质,细胞可以再利用,废物则被排出细胞外(部分过程见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内衰老的线粒体可在自噬体内被降解,该过程利用了溶酶体中的___________酶。若利用同位素标记法验证“自噬体中的酶来自于高尔基体”,则实验现象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表明,若抑制肝癌发展期大鼠的细胞自噬,其肿瘤的体积和数量都比没有抑制细胞自噬的对照组小,说明在肝癌发展期,细胞自噬会__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肿瘤的发生,结合图中自噬过程,推测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11分)科学家利用某种水生真核绿藻进行了实验研究。首先将该种绿藻分为甲、乙两组,甲组置于高CO2浓度(μLCO2·L-1)下,乙组置于自然空气CO2浓度(μLCO2·L-1)下,其它条件保持相同且适宜,培养9-10天后,再把甲乙两组都放在自然空气CO2浓度条件下,测定两组绿藻在不同光强下的光合速率,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

(1)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光强为μmolm-2-s1时,两组都有气泡产生,甲、乙两组气泡中的气体分别来自于___________________(填细胞器名称)。其中甲组的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果证明,甲组光合速率始终明显低于乙组,从光合作用的酶的角度分析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11分)家蚕为ZW型性别决定,其卵的颜色有黑色和白色,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现有甲、乙两个家蚕品种,品种甲的染色体正常,品种乙的雌蚕因为染色体变异,使其W染色体上多了一个A基因,但不影响其正常生命活动及繁殖。育种工作者利用上述两个品种,进行了杂交实验(不考虑交叉互换):

将品种甲中的黑卵雄蚕(AA__)和品种乙中的黑卵雌蚕(aa__)杂交,F1全为黑卵,F1相互交配,F2出现了白卵,且白卵均为雄性。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杂交实验中,亲本品种乙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F2基因型有____种,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

(2)雄蚕具有出丝率高的优点,为了在最短时间内直接根据卵色选择出雄蚕,可用F2中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的个体进行杂交,后代的_______(填“黑卵”或“白卵”)即为雄蚕。

32.(8分)种子萌发时所需酶的来源可能是新合成的,也可能是原先存在的酶被激活的结果。为探究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淀粉酶的来源,以氯霉素为蛋白质合成的抑制剂,以淀粉酶的活性为酶含量变化的检测指标,对萌发的小麦种子做了分组培养实验,每隔12小时分别测定两组淀粉酶的活性,结果如下:

请回答:

(1)比较Ⅰ、Ⅱ组实验结果,对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淀粉酶的来源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实验的实验原理是:。

37.[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急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在患者体内采集样本并制成菌液后,进行分离培养。实验基本步骤如下,请回答:

(1)幽门螺杆菌能够以尿素为唯一氮源,是因为含有________,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若有幽门螺杆菌,则菌落周围会出现环带。

(2)上述培养过程中,能够“浓缩”幽门螺杆菌的步骤是。

(3)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推测出样品中大约含有多少活菌,其原因是。

(4)上述实验结果统计的菌落数,(填“是”或“不是”)原患者样品中含有的幽门螺杆菌活菌数。

郭氏课堂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白癜风应该怎样治疗
北京治疗白癜风技术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ntimexchemical.com/zlff/201801/1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