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消化系统疾病,其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首位,且病程长,易复发,难治愈。患者常有恶心的感觉,呕吐则不多见。慢性胃炎是怎样使人感到恶心,并有时呕吐的呢?
引发恶心的原因
专家指出慢性胃炎的炎症累及胃幽门管附近时,可引起幽门管的功能失调。当胃蠕动波推动食物到达幽门时,幽门不是处于开放状态,以便食物通过,到达十二指肠,而是仍紧紧关闭,使胃腔压力升高,反射性刺激呕吐中枢,使人感到恶心,严重时,就可产生呕吐。
另外,常有一些慢性胃炎患者,合并有慢性咽炎、慢性食管炎,这些部位的周围神经较丰富,易受刺激而产生恶心。
危害
慢性胃炎患者,一般的恶心、呕吐大多不会产生并发症。但当病情加重,出现较剧烈的干呕或呕吐时,却常可引发食管贲门粘膜撕裂,引起上消化道出血。
我们知道,贲门是胃连接食管的部位,贲门口一般处于闭合状态。当出现剧烈恶心或呕吐时,胃内压力骤然升高,当高压力的气流从贲门喷出时,可造成该处粘膜撕裂。裂伤多为单发,一般长约3-20毫米,宽约2-3毫米,沿贲门粘膜皱壁纵行裂开。
食管贲门粘膜撕裂出血,约占上消化道出血的10%左右。出血量大小不一,有些病例出血很少,仅在呕吐物中含有血丝,或仅有黑便而无呕血;严重的病人,可出现大出血,发生休克和死亡。本病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和胃镜检查。凡有剧烈恶心、呕吐后继发的出血,均应想到此病的可能。
重庆国医堂胃肠主任胡秀芝提醒:慢性胃炎呕吐的另外一些并发症包括:营养不良、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一般经过对症处理可以缓解。
主要检查方法
1、胃镜和活组织检查
胃镜和病理活检是诊断慢性胃炎的主要方法。由于胃粘膜病变之程度和性质,在胃镜下与病理组织检查存在着不一致的现象,其符合率约为60%~80%。因此,依据胃镜检查临床上可诊断慢性胃炎,而活组织检查则是确诊慢性胃炎,并作为分型、分度的根据。
2、X线钡餐检查
X线钡餐检查对轻度慢性胃炎诊断帮助不大。气钡双重对比检查,对中、重度病例诊断优于一般钡餐,主要表现为异常皱褶、锯齿状边缘或切迹等,约70%的胃底部萎缩性胃炎可发现直径1~1.5mm以上的胃小区病变。适用于定期随诊及初步了解治疗中的发展情况。
3、胃酸量测定
基础胃酸分泌量(BAO)指在无食物、药物刺激状况下连续5小时的胃酸分泌量。测定每小时基础胃泌酸量(BAO),最大泌酸量(MAO),高峰泌酸量(PAO),有助于诊断萎缩性胃炎。
4、血清学检测
血清壁细胞抗体试验和血清胃泌素测定可作为诊断萎缩性胃炎及分型的参考指标。多数胃
体胃炎,血清壁细胞抗体常呈阳性,而血清胃泌素多升高。相反,胃窦部胃炎则血清壁细胞抗体多呈阴性,而血清胃泌素降低。
名医档案胡秀芝
胃肠专家
坐诊时间:全天
从事胃肠疾病临床诊疗、科研工作三十余年,曾任职于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〇九医院,多次应邀参加国内胃肠学术交流会议,在胃肠疾病的诊断及治疗上有独到之处,并取得突破性进展,深受患者及业内人士好评,在胃肠专业的诊断和治疗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急慢性胃炎、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糜烂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慢性肠炎、口臭、便秘、胃肠息肉、胃食管反流病、早期病变等消化道疑难杂症。
医院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