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你经历过胃痉挛吗

警惕·胃痉挛

腹痛、呕吐,要注意

胃痉挛又被称之为“胃部肌肉抽搐”,是临床医学上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其主要表现为胃部强烈收缩,临床表现为呕吐和上腹疼痛,疼痛形式多以绞痛和灼痛为主,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日常工作,降低患者生活质量,此病多由人体神经功能性异常或者胃部器质性疾病而导致。

/胃痉挛病因/

慢性胃炎,当胃黏膜急性或慢性炎症时,加之饮食不当或精神紧张等因素刺激下,可反射性引起迷走神经的兴奋性增强,导致胃肠道平滑肌痉挛,诱发腹痛、呕吐等胃痉挛表现。

胃十二指肠溃疡,溃疡引发的疼痛可导致胃痉挛的发生。

胃肠气胀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胃肠道不通畅或梗阻,胃肠道的气体不能随胃肠蠕动排出体外面积聚于胃肠道内称胃肠气胀,胃肠气胀可以是功能性的,也可以是器质性的,如肠道易激综合征、糖尿病引起的胃轻瘫使胃肠道气胀为功能性气胀,幽门梗阻、肠梗阻引起者多为器质性气胀,常和便秘同时存在。

综上所述,胃痉挛多由疾病因素导致,多以消化系统疾病为多见,但并非只因消化系统疾病引起,还可因其他原因引起,如不健康的饮食习惯、药物因素、心理因素等,都可引起胃痉挛的发生。

饮食不当,胃壁受到过凉或过于辛辣的刺激,是引发胃痉挛的常见原因,就像冬天的时候,从温暖的屋子里走到外面的寒冷空气中时,我们的身体因抵御不住严寒,会有颤抖的现象,这种颤抖有时候会非常严重,不能控制,同理,本来胃是处在一个比较温暖的状态下的,忽然吃下了非常冰冷或者很辣的东西,比如冰激凌、冷饮、辣椒等这些东西,一下子不能接受这种冷或痛觉,就会做出猛烈的收缩,形成胃痉挛,并出现剧痛、呕吐等症状,有时候进食过快,也会出现胃痉挛现象。

不科学运动,运动方法的不适当也会引起胃的“抗议”,导致胃痉挛的出现,这些不适当的运动包括,餐后过早运动(餐后不到1小时)、过饱后运动、运动量过大、运动时动作过猛、做剧烈运动前准备不充分等等,都会引起胃痉挛,所以在运动的时候要注意,最好在适当的时间做适量的运动,否则对胃伤害很大。

心理因素,有的人在生气的时候会胃疼,有的人在极度紧张的时候也会出现胃痛或者呕吐的现象,长期的心理或精神应激,可能会使胃的收缩力增强而黏膜的抵抗力降低,这些情况在其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较易发生。

药物因素,这种情况引起的胃痉挛往往不太明显,但对于一些对于药物敏感的人群来说,例如服用阿司匹林后,部分患者可因药物对胃黏膜的刺激引起胃痉挛。

打击伤,当腹部突然遭受一定强度的钝器打击伤或拳击时,可因胃副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和胃肠道周围肌肉的应激反应,引发胃痉挛。

/胃痉挛症状/

胃痉挛可表现为阵发性或间歇性的腹部疼痛感,疼痛性质以钻痛、刺痛、灼痛最为常见,重症者可演变为绞痛,腹痛程度可轻可重,个体差异甚大,严重者可出现就地翻滚和喊叫不停,病人常屈其双上肢或以拳头重按上腹部,以缓解疼痛,胃痛时或可伴有恶心、呕吐,甚至脸色苍白、手足厥冷、冷汗直流,一般经数分钟或数小时的嗳气或呕吐后,疼痛可自行缓解,痛止后健康如常,疼痛可向左胸部、左肩胛部和背部放射,急、慢性胃炎患者,可能出现胃痉挛,同时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全身不适、疲乏无力等,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在胃痉挛的同时,伴有反酸等。

/胃痉挛护理/

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做到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要暴饮暴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要食用寒凉的食物如冷饮,宜食温软食物如稀饭,避免饮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料。

胃痉挛的患者做好饮食护理和用药护理,并做好疾病的健康教育,可以很大程度上减轻胃痉挛疼痛的程度,缓解胃痉挛发生导致的不适。

运动前做好充份的热身活动,忌过饱,忌食豆类及地瓜、土豆等食品,少食冷饮,可预防胃痉挛的发生。

/胃痉挛急救/

当出现胃痉挛的时候,首先要让人平静下来,宜平躺床上,再用热水在上腹部热敷二十至三十分钟。

可用边缘厚而钝圆、光滑、无破损、不会划伤皮肤的瓷汤匙、瓷碗、瓷酒杯、牛角板等作为刮痧道具,上面可沾香油、花生油、菜籽油、沙拉油或清水等做润滑剂进行刮痧。

以指压刺激胃痉挛的穴位,朝大腿方向加压时,震动较强,可用大拇指用力地压,微弱的刺激无法止住突然发生的心窝疼痛,应用力加压,每次压二十秒,休息五秒再继续,如此重复多次,可缓解疼痛。

温馨提醒

日常注意保暖,注意饮食原则,并进行定期的服药,遵医嘱按时服药,提前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出现不良反应时及时就医,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果患者在胃痉挛的时候出现出冷汗、脉搏细速、神智不清的情况,应立即告知医生。

了解更多健康知识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ntimexchemical.com/zlff/202109/87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