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袭剽窃检测技术论文查重技术是遏制学

什么是学术不端行为(英文:academicmisconduct)?学术不端行为是指在建议研究计划、从事科学研究、评审科学研究、报告研究结果中的:捏造、篡改、剽窃、伪造学历或工作经历。近年来,全国多所高校相继卷入学术造假事件。从造假事件的披露来源地学术打假网站来看,国内存在类似事件的高校绝不仅仅只有这些,关于学术腐败、项目造假、论文抄袭等的举报和揭露不胜枚举。相关政策出台,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打击,所以造就了如今论文查重市场的一片繁荣景象。

查重技术是利用计算机算法在数据库中找出重复的内容,最终用报告的形式展示出来。那么论文查重技术能成为遏制学术不端行为的有效手段吗?技术是被人使用的,不同的人使用能达到不同的效果。简单说就是这项技术被监督管理者使用就是一种有效手段,如果被被监督管理者(写论文的人)使用,那么就是一个为非作歹的工具!~

前端时间,胡翌霖老师写了一篇《从三聚氰胺到论文查重,毫无意义的检测攻防战》的文章。意思是通过现在论文查重技术的滥用,联想到三聚氰胺。“三聚氰胺”为什么会被加进牛奶里呢?它既不能让牛奶更好喝,也不能让牛奶看上去更有食欲,怎么会把这种化学品添加到牛奶里呢?答案很简单:为了应付其中的蛋白质含量检验。奶农在向奶站交付牛奶时,为了保证牛奶里不掺水,奶站利用了一套先进的检测技术,去检测牛奶中的蛋白质含量。“三聚氰胺”特殊的用处就是混过这一蛋白质检测环节,让牛奶中掺水还能不被发现。用蛋白质含量检验牛奶是否添水的方法最初显然是有效的,然而一旦所有的奶农都知道了这个检查标准,就会千方百计想要“混过”这一环检查,这一技术的效果也就变了味。原本是为了检查掺水,最终却使得牛奶中非但掺水,更掺上了毒。

现在论文查重也是一样,写论文的人,能轻松使用论文查重的技术,上传文档,提交检测,就能在几分钟内得到一份详细的论文重复率报告,上面帮你标注了重复的内容,点击还可以查看重复来源,有的报告上还附带同义词修改建议。其实论文有没有抄袭自己是最清楚的。如果我没有抄袭,根本就可以放心的去检测,正规的检测软件是能实事求是的。例如一篇你自己写的论文放在云查重上检测,重复率是很低的,或者放在知网查重,也有0%的可能。如果我抄袭了,就渴望利用查重软件帮助我找出具体标红(被检测出重复)的地方,然后我通过针对性的修改,例如换同义词或者用相同意思的话语表述,以此达到通过学校查重的目的。我们可以想象,明显是抄袭的内容,为了通过学校的检测,只是换汤不换药的更改,这真是现代版的“掩耳盗铃”。有了查重软件的帮助,原本抄袭的内容,也能顺利通过学校的检测了。

所以我呼吁我们的教育部有关职能部门,打击学术不端行为的同时,要规范这一市场出现的技术。不能任由其泛滥使用。对一些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查重只为蒙骗学生钱财的公司坚决予以打击。要对有研发技术,有经营能力的公司予以规范,设定准入门槛,规范市场。建议高校通过与相关技术公司合作,定制本校的查重系统,让学生在市场上找不到同类产品(不同查重技术,检查的结果不一样),以此杜绝学生使用外界查重软件。




转载请注明:http://www.antimexchemical.com/zzbx/105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