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于《中华中医药杂志》
《派特灵对Ect1/E6E7细胞增殖迁移能力及Wnt/β-catenin通路的影响》论文刊于《中华中医药杂志》。(年12月第35卷第12期p-)
*《中华中医药杂志》系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世界卫生组织(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
结论
派特灵可抑制Ect1/E6E7细胞增殖迁移能力且呈一定量效关系,可能通过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目的
研究派特灵对Ect1/E6E7细胞增殖迁移能力及Wnt/β-catenin通路的影响。
方法
以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培养细胞,将细胞分为对照组和派特灵组(3.、2.、1.、1.、1.、1.、0.g/L),加入干预24h,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并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计算派特灵对Ect1/E6E7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将Ect1/E6E7细胞分为对照组,顺铂组(0.01g/L),抑制剂组,派特灵高、中、低浓度组(2.、1.、g/L),分别用CCK-8、划痕、Transwell方法检测派特灵对Ect1/E6E7细胞增殖迁移能力的影响;以及用免疫组化、WesternBlotting方法检测各组细胞Wnt4、β-catenin蛋白的表达。
结果
对照组细胞呈扁平多边形,顺铂组、派特灵各浓度组细胞皱缩、体积变小、数量减少,以派特灵高浓度组最明显;MTT实验显示,派特灵对Ect1/E6E7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IC50为2.g/L;CCK-8法结果示顺铂组和派特灵高浓度组对Ect1/E6E7细胞增殖有较强抑制作用;划痕实验示派特灵高浓度组、顺铂组干预12h后,划痕面积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0.05),派特灵高浓度组划痕面积高于派特灵低浓度组(P0.05);干预24h后,派特灵高浓度组、顺铂组划痕面积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派特灵中、低浓度组(P0.01);Transwell迁移实验示顺铂组、派特灵各浓组细胞迁移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顺铂组、派特灵高浓度组细胞迁移数量显著低于派特灵中、低浓度组(P0.01);WesternBlotting实验结果显示,与抑制剂XAV组比较,对照组、顺铂组、派特灵各浓度组Wnt4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派特灵高、中浓度组Wnt4蛋白表达量比派特灵低浓度组显著降低(P0.01);WesternBlotting、免疫组化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顺铂组、抑制剂组、派特灵各浓度组β-catenin蛋白表达量显著减少(P0.01);与抑制剂XAV组比较,顺铂组、派特灵各浓度组β-catenin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P0.01)。
内容节选
“派特灵组成:金银花、鸦胆子、大青叶、苦参、黄柏、白花蛇舌草等,具有清热燥湿、解毒消肿等功效,可应用HPV亚临床和潜伏病毒感染及其引起的顽固性、复发性尖锐湿疣和宫颈癌。”
“本研究首次将派特灵对Ect1/E6E7细胞增殖、迁移能力影响进行实验研究,发现其可有效抑制Ect1/E6E7细胞正常增殖且与Wnt4、β-catenin蛋白密切相关,表达量在顺铂组以及派特灵各浓度组中明显下降,由此推测派特灵可能通过抑制Wnt4、β-catenin蛋白表达,影响Wnt/β-catenin通路活性,进而抑制Ect1/E6E7细胞增殖活力,但关于派特灵如何调控活化该通路上下游其他分子进而抑制其增殖的分子生物学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实验研究。”
“派特灵主要由金银花、鸦胆子、大青叶、苦参、黄柏、白花蛇舌草等组成。秦蕾研究发现苦参碱对宫颈癌SiHa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可诱导其细胞凋亡,抑制Bcl-2蛋白表达、促进Bax蛋白表达。孙静莉等研究发现,鸦胆子素D对Ect1/E6E7细胞生长抑制作用和时间呈正相关,由此认为鸦胆子素D可抑制HPV-16E6、HPV-16E7mRNA表达和HPV-16细胞的增殖。黄敏华研究发现,鸦胆子仁浸剂治疗CIN1伴HPV感染临床疗效肯定且安全。潘镏镏等研究发现,鸦胆子素D能有效地抑制Ect1/E6E7细胞增殖,可能通过抑制HPV-16E6、E7mRNA表达从而抑制其增殖。”
“由此推断,派特灵可能通过其组成中有效的成分对HPV病毒、癌前病变细胞等发挥作用。”
论著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