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反映,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两位硕士研究生的论文大面积雷同,媒体比对后发现属实。对此,校方回应称,学校对此高度重视,已依法依规启动相应程序。
官方信息显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是湖南省人民政府、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建高校,湖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事实上,论文抄袭并非某一所大学,或者某几名学生的个例。今年8月份,杭州师范大学教师郭彦努发表在《浙江建筑》杂志的论文涉嫌大段剽窃网络博客内容,此后其博士论文亦被质疑抄袭多篇文章。网友自发接力比对涉抄袭内容,举证并整理成专题页面,俨然一幅全民打假的场面。
8月19日晚,杭州师范大学发布通报称,对于近期教师郭彦努论文存抄袭现象的反映,经学校学术道德委员会调查,认为相关情况基本属实,其行为违反学术道德,决定给予郭彦努记过处分,调离教学科研岗位;取消其职称晋升资格及各类评优评先资格3年;同时提请上级有关部门撤销郭彦努高层次人才资格。
郭某并不孤单,“神童之父”李红良的事情更是闹得沸沸扬扬。
李红良何许人也?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学术精英,光环加身,这样的一个人,怎么看都是货真价实的栋梁之材。
然而,李红良先后被武汉大学教授霍文哲、首都医科大学校长饶毅举报学术造假;他的两个女儿则因《茶多酚的抗肿瘤实验研究》获第33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引发网友质疑。
最终,李红良学术造假被证实,9月7日被免去模式动物研究所所长和模式动物协同创新中心主任职务,并于9月15日主动辞去武大基础医学院院长职务。
学术造假尚且如此泛滥,论文审核机制怕是漏洞百出,以至于论文查重已经成为生意经,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徐中民发表在《冰川冻土》的一论文,阐述导师崇高感和师娘优美感的统一,论文所属项目竟然也通过审核并获得了万元资助。
学术不端成为沉珂,早已不是一人、一校、一领域的问题,在国外同样存在已久。究其原因,是相关机制存在漏洞,甚至存在利益捆绑和输送。举报李红良的饶毅本身在学术领域就有非常高的话语权,在他之前,关于李红良的举报不在少数,但都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而一些高校和期刊需要在网友自发打假之后才能有所作为也证实了论文审核、举报机制的不健全。
想要解决学术不端的痼疾,唯有刮骨疗毒,多主体参与,全领域排查,并形成长效机制,有假必追,露头就打。
唯有风清气正,才是对所有人的公正公平。